官员“冒充”记者下基层的审计思考 |
发布日期:2012-04-19 |
日前,山东省长姜大明的一句言论引起舆论轩然大波:“你们在下去调研时,不要暴露官员的身份,可以跟人讲自己是报社的记者,这样能了解到更多真实的东西。” 官员“冒充”记者?不少人对这一混淆身份的做法提出质疑,认为其不仅违反法律规定,容易“弄假成拙”,造成群众的误解,同时也从根本上体现了官僚主义的作风和思维方式。对“冒充”的批判毋庸置疑,但这一提议背后的初衷却无可厚非。其实姜省长是在呼吁,官员去基层调研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深入群众,真正做到走出去、沉下去、钻进去”。只不过,他迎合了群众的期待,却忽略了记者职业的特定要求。 笔者曾是一名“准记者”,从身份的这一转变过程中,也切身体会到审计工作与新闻工作有诸多相似之处。审计人员不可“冒充”记者,但或许可以参照下“记者路线”,品味和借鉴下新闻记者所秉持的信条、所崇尚的品格。 职业主义的旗帜——探寻事实和真相 新闻记者的职责便是反映事实和挖掘真相,这条路注定是漫长而艰辛的。“无冕之王”在收获掌声的同时,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和威胁。在姜省长发表上述提议后,有媒体人就曾自嘲道:“记者要了解社会的真实情况,其难度并不亚于官员,甚至比官员更难。”在当前的新闻体制下,记者的报道权常常遭遇政治权力的钳制,其人身自由和生命安全不时受到威胁。但这并不会阻碍更多优秀的记者前仆后继,奋斗在探寻事实和捍卫正义的道路上。审计事业同样任重而道远。审计要发挥“免疫系统”的功能,必然要敢于察实情、说真话,这一过程同样充满着威逼、利诱和报复。面对种种困难和危险,如何坚守内心的信仰,如何保持执着的精神,成为了新闻记者和审计人员共同的课题。 专业主义的准绳——客观与独立原则 新闻专业主义是西方新闻工作者恪守的最主要的新闻职业规范,崇尚新闻的客观性和新闻媒介的独立性。这无疑与审计人员的核心价值观不谋而合。客观,意味着审计人员要始终保持中立立场,审计评价和审计报告必须公平公正,忠于事实,不夹杂个人偏见。同时,“监督者”一词的定位,就揭示了审计必然要作为独立的第三方来履行职责。然而限于体制性因素,“独立”二字难以真正践行。审计人员要以国家治理的视角,认识到只有以独立之姿才能履行好监督职能,审计不是“政绩工程”的证明人,而是勇于向政府问责的“发声者”,是推动体制机制完善的“建言者”。只有这样,审计才能促进政府及相关主体提高行政效能,增强公共服务意识,增加行为透明度和规范性,真正实现促进良好国家治理的国家审计使命和责任。 实践主义的诉求——深入第一线 战地记者罗伯特·卡帕的那句名言至今仍为世人称道:“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离炮火不够近。”成功的记者总是及时奔赴新闻第一线,不论是穷乡僻壤、田间地头,还是危险重重的灾难事故发生地,想尽种种办法与当事人实现“零距离”接触。审计未尝不是如此。“如果民生审计做的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群众不够近”,笔者身边的一位老审计人曾如此感叹道。的确,民生审计若要真正体现百姓诉求、解决民生问题,那就必须“走出去、沉下去、钻进去”,倾听最真实的声音,接触最鲜活的事实。比如,要了解“新农保”政策落实情况,要了解小农水项目建设运行情况,要了解保障性住房的使用分配情况,仅凭文件资料和被审单位的介绍,审计人员根本无法掌握真实全面的信息,最终的审计报告也将沦为被审单位工作总结的“复制品”。 其实,官员下基层何必假借记者身份,你就开诚布公、以诚相待,不摆官架子、不说空话,群众自然会向你讲真话。无论是官员与百姓、记者与百姓,还是审计人员与百姓,沟通始终都是双向互动的问题,关键无非是“真心”二字。对于审计人员而言,只要你本着为民谋利的目的,“沉”到群众中去,关心群众生活和切身利益,用心聆听他们的心声,并通过审计力量为民办出实事,自然不用担忧群众不讲真话。民生审计不是一面高扬的旗帜,而是每一位审计人员行走在乡间地头的足迹、深入到群众中间的身影。 |
主办单位:常州市审计局
地址: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12楼
电话:0519-85682658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