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审计要勇当网络谣言“粉碎机”
发布日期:2012-05-07

曾几何时,网络这个使每个人掌握话语权的自由国度,成为了谣言满天飞的祸害之处,不时引发社会恐慌,损害公众利益。2008年的“蛆橘事件”致使全国柑橘严重滞销,2011年响水“爆炸谣言”引起大逃亡4人遇难;去年“抢盐风波”的情形还历历在目,今年就因造谣“军车进京”,导致6人被拘16家网站被关。

认清网络谣言的社会危害,整治和抵制网络谣言,成为了由上而下的普遍共识。治理网络谣言是一项公共行动,从完善法律法规、依法严肃惩处、加强有效监管到提高自觉自律,彻底净化网络空间有待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审计,同样责无旁贷。

谣言产生的根源在于信息的不对称。尤其是面对一些重大突发事件或是社会焦点问题,权威信息的缺失造成了信息真空,广大群众成为了“不明真相者”,因而网络谣言自然迎合了人们的信息需求,并经由网络的发酵和放大作用而逐渐蔓延。因此,谣言止于公开,“阳光信息”的有效传播是遏制网络谣言的最好杀毒剂。我们审计对于涉及民生的重要事项和民意关注的焦点问题,如灾区重建款项的利用、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的运作、保障性住房的建设和分配等,审计公开的步伐还需迈得更大、更有力些。只有让群众了解事件发展真相,才能引导他们做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才能树立政府的公信力和权威性,才能从根本上铲除谣言滋生的土壤。一旦出现相关的谣言,审计要以监督者的姿态及时站出来,根据掌握的实情发出客观公正的审计声音,有效化解群众疑虑,防范谣言扩散。要保证审计着力点与网络焦点相契合,审计部门就要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发展动向,针对网民关注的、审计触角尚未深入的问题,结合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审计调查。

网络谣言的扩散借助于网络媒介的传播优势,而要想抵制和粉碎网络谣言,就必须趋利避害,善于利用网络媒介来“拨乱反正”。审计结果和审计报告的公布,不应局限于公示栏或是审计网站,也不应仅仅是单向的一种公示,而应该以更为积极的姿态,走入群众视野。微博,便是一种有效的传播渠道和沟通方式。面对肆意传播的网络谣言,审计微博可以在第一时间发布自身掌握的权威信息,引导网民明辨是非、重建对政府的信任,遏制谣言的放大和传播。同时,审计微博可以与网民进行双向的互动交流,有针对性地释疑解惑,及时驱除萦绕在网民心头的阴霾,引导网民以更为客观理性的态度应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

网络谣言的风传,很大程度上迎合了社会转型期人们的不确定感和不安全感,同时也利用了人们的发泄、盲从、寻求刺激和群体无意识等心理。因此,谣言止于智者的观点仍不失意义。每一位审计人都是社会人,都应以“零容忍”的态度,成为抵制网络谣言的“智者”。网络传播的匿名性极易消解人们的责任意识,因此,每一位审计人都应坚守不信谣、不传谣的原则,在转发和评论前,都应考虑自己的言行是否有确凿根据,是否会给他人和社会造成不良影响。同时,提高自身的媒介素养,掌握媒介运作和传播规律,有助于审计人更好地利用网络媒介,提高辨别谣言的能力和水平,自觉抵制流言蜚语的迷惑和传播。

 

主办单位:常州市审计局

地址: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12楼

电话:0519-85682658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5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