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方联动 数据共享 开拓社保计算机审计新思路 |
发布日期:2010-08-09 |
摘要: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对于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国自2006年起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对4000万农村劳动者进行非农技能培训,补贴总额达200亿元以上。面对培训覆盖面如此之广、补贴金额如此之大的一项持续性工程,如何对培训过程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进行审计显得尤为必要。本文以劳动就业信息系统为核心,从省级劳动保障信息出发,联合社保、公安等部门从多方面对数据真实性进行验证,最终建立一种数据共享机制,全方位确保劳动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关键字:“金保”工程 劳动就业信息系统 数据共享 1 引言 为统筹城乡发展,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2006年1月,国务院下发了《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国发〔2006〕5号),要求各级人民政府大力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并加强培训管理,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2006年5月,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印发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计划的通知》,提出2006年至2010年要在全国范围内对4000万农村劳动者进行非农技能培训,按补贴资金最低标准500元/人计算,国家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的补贴总额至少将达200亿元。 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是国家保民生的一项重要举措,也是我国各级劳动保障部门开展就业培训工作的重点内容。面对培训覆盖面如此之广、补贴金额如此之大的一项持续性工程,如何对培训过程的真实性和实效性进行跟踪审计显得尤为必要。 笔者在对某省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审计的过程中发现,近年来,我国各级劳动保障部门不断推进信息化工作,陆续上线了劳动保障集群网、劳动就业信息系统等,增强各项工作的电子化、集成化和网络化,其中劳动就业信息系统可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进行管理。根据社保审计的目的和重点,可以劳动就业信息系统为核心,从省级劳动保障信息出发,联合社保、公安等部门从多方面对数据真实性进行验证,最终建立一种数据共享机制,全方位确保劳动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2 我国社保系统信息化建设现状 随着市场导向就业机制的逐步建立,劳动者的流动日益频繁,传统手工方式乃至小规模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已不能满足日常管理工作的需要,实施建设全国统一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工程就成为必然。自2002年起,我国开始实施全国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建设,即“金保”工程。该工程是政府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一个统一、高效、简便、实用的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包括社会保险和劳动力市场两大主要系统,由市、省、中央三层数据分布和网络管理结构组成,具备业务经办、公共服务、基金监管、决策支持四大功能。 2003年12月以来,劳动保障部下发了《关于全面实施金保工程统一建设劳动保障信息系统的意见》(劳社部函〔2003〕174号)等文件,明确了统一建设金保工程的各项任务和要求。由于“金保”工程由市、省、中央三层数据分布和网络管理结构组成,省级劳动保障部门信息系统建设成为承上启下的关键环节。下面以某省级劳动保障部门为例,说明“金保”工程的建设现状和发展规划。 目前我国省级劳动保障部门信息系统建设主要由五大方面组成: (1)、基础设施建设:主要由机房建设和网络建设组成,拥有2个及以上主机房、1个及以上备用机房,建立覆盖全省各市劳动保障业务的专网,实现与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联网。实现省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各市劳动局和社会保险管理处、全省各社会保险管理站点以及多个定点医疗单位(医院、企业门诊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药店)的实时联网,并搭建了劳动保障社区服务网络平台。 (2)、安全体系建设:建立物理隔离的内外网,用人单位在外网上申报,业务部门在内网上审批和审核,通过内外网转接服务器传输数据。建立内外网安全平台。采用电子证书、存取权限控制、网络入侵检测技术,以及安全审计、漏洞扫描、病毒防治及风险评估分析等安全防范措施,为劳动和社会保障信息系统提供安全技术支持。 (3)、应用系统开发:主要的业务系统有:一是劳动业务系统,包括劳动就业、职业技能开发和劳动关系等业务系统,实现了劳动保障内部办公自动化。二是社会保险业务系统,包括社会保险费征收系统,退休金发放指纹验证、网上医疗保险记帐、网上自助缴费和医疗保险标准化管理信息系统等系统。 (4)、社会公众服务体系:通过互联网为公众提供劳动和社会保障相关业务服务,主要包括网站信息发布系统、网上申报系统、网上查询系统、建立呼叫中心、安装触摸屏查询系统和大屏幕广告系统等。 (5)、统一的数据中心建设:整合原有社会保险信息系统和劳动相关信息系统,建立全省统一的用人单位基本信息库和劳动力资源(个人基本信息)库,初步建立了统一的劳动保障数据平台,促进了劳动保障业务系统的一体化、集成化,实现单位基本信息和个人基本信息“同人同省同库”。 由于省级劳动保障部门信息化建设已全面实施并取得了初步成效,部分省已实现了劳动保障信息省级数据集中。在此基础上,可充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劳动保障信息系统和业务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审计线索,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3.1 以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为基础开展计算机审计 “金保”工程两大业务系统之一的劳动业务系统主要包括了劳动就业、职业技能开发和劳动关系等子系统,可实现对全省劳动就业信息的集中管理。笔者在对某省劳动保障部门进行审计过程中,重点针对其中的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信息进行了分析。 该省职业技能开发系统包括了农民工培训管理子系统,专门对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信息进行管理。该系统后台数据库是Oracle10g,数据存储量为1.31GB,共有数百张数据表。通过发放系统调查表、与系统维护人员座谈,对系统进行试用等方法,审计人员初步判断该系统中培训农民工信息表、培训学校表、培训课程表、培训地区表和培训工种表等5张核心数据表分别保存了受训人员信息、培训机构信息、培训内容信息、培训分布信息和培训类型信息,且上述5张数据表均通过ID号字段相互关联,数据有极强的关联性。 经过初步分析和判断,确定了此次计算机审计重点是对培训农民工信息表内数据真实性进行审查,具体思路:一是根据公民身份证号码排列规则对表内全部记录的身份证号码排列的有效性进行审查;二是根据身份证号码内含公民性别信息与培训农民工信息表内的性别信息进行对比,对两者的一致性进行审查;三是走访公安部门,通过将培训农民工信息表内培训农民工信息与贵州省公安厅人口管理信息系统人口信息进行对比,验证数据真实性,发现虚假的身份证号码信息和虚假的姓名与性别信息。 3.2 多方联动 建立社保计算机审计数据共享机制 由于劳动保障信息系统中存储了培训相关的人员信息,并且该信息作为国家发放劳动力技能就业培训补贴主要依据,因此对培训人员信息的真实性进行审计显得尤为必要。根据上述计算机审计思路,笔者认为在审计过程中可联合社保、公安等部门,多方面对数据真实性进行验证,最终建立社保计算机审计数据共享机制,下图对该共享机制进行了详细说明: 4 小结 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旨在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和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稳定就业形势,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谐劳动关系,是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稳步迈进的基本条件,对于推动社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金保”工程信息系统基础,联合社保、公安等部门从多方面对数据真实性进行验证,最终建立了一种数据共享机制,全方位确保劳动就业信息的真实性和有效性。 在未来的研究过程中,将进一步完善数据共享机制,建立实时联网审计模式,从源头对劳动就业信息的真实性、有效性进行严格审核,确保国家对劳动保障事业的投入发挥最佳效应。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
主办单位:常州市审计局
地址: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12楼
电话:0519-85682658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