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基层审计机关不少审计人员还停留在传统的审计方法和模式上,对开展计算机审计工作认识不足,实践不够,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其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自身素质达不到要求,而无法进行计算机审计;二是对计算机知识了解不够,只把计算机用来处理文字、编辑文件、储存资料的工具等;三是明知能用或者已要求使用AO系统计算机技术进行审计的事项,不去积极地实践运用;四是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仅仅是个手段,作用有限,不必急于推进;五是认为计算机辅助审计专业性太强,高不可攀,离自己很远,有畏难思想等,这些问题必须迅速纠正和克服。为此,建议基层审计机关必须全面建立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各项措施,着力提高基层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水平。
一、建立“一考、二培、三交流”机制,大力营造计算机辅助审计浓厚氛围。
1、强化考核
一是加强目标考核。将计算机审计的推广与应用作为一项硬指标落实到每个审计项目中,落实到每个审计干部身上,对于每个审计项目,凡具备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条件的,必须实施计算机辅助审计,必须使用审计署开发的AO现场审计实施系统。在此基础上,审计人员必须对被审计单位计算机信息系统进行充分的审前调查,对被审计单位利用计算机管理的财政财务数据及管理数据进行采集和转换,并且要将计算机辅助审计内容作为审计实施方案的一项重要内容,明确具体目标和措施。
二是制定出台AO现场审计系统运用百分考核办法。全面实施AO系统,不仅是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要求,也是大力促进审计工作标准化的客观需要。为此,各级审计机关应制定出台相关考核办法,以促进AO系统的大力推广和运用。
三是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对于计算机辅助审计取得优异成绩的审计项目、部门或审计人员,在审计机关推广自己开发的计算机审计软件或者技术的人员,以及取得计算机中级职称的人员和计算机学习成绩显著的人员,要给予表彰奖励;对于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项目条件较好,但未着手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的,要提出批评。要把计算机辅助审计开展情况作为评选年度优秀审计项目的重要评选条件,并纳入年度岗位责任制进行考评。
2、加强培训
一是明确培训目标,使培训内容能很好满足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的实际需要。认真制定好每年计算机培训学习计划内容,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组织培训相结合、培训与考试相结合、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审计现场指导与个人专门请教相结合等培训学习方式,要经过短期培训,使一线审计人员计算机审计基本能达到以下水平:一能分析建模,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审计模型。二能采集数据,下载数据,导入账据。三能整理数据。四能转换数据。五能分析数据。六能形成审计结果。
二是突出重点,培养骨干,以点带面。在搞好全员计算机基本技能普及培训的基础上,重点要加强审计业务骨干计算机中高级培训,将其逐步培养和锻炼成为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的 “排头兵”。机关每个科室至少要确定培养一名计算机业务骨干,对这些同志每年可以少安排一些主审项目,留部分空余时间让其钻研计算机审计业务。对这些重点业务骨干人员,短期内计算机审计业务至少应达到以下水平:一能了解信息系统的基本情况;二能对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情况进行评价;三能帮助审计小组制订计划,决定审计策略;四能对被审计单位的应用程序进行检查;五能最终确定审计计划,按要求测试应用控制;六能作为辅助手段,进行适当的数据分析和测试。检查执行经济业务处理和会计信息处理的应用软件系统在合法性、正确性、安全性等方面是否存在漏洞和缺陷,有无非法和错误的处理和控制,客观地评价软件系统的现状,提示和惩处利用计算机应用软件进行欺诈与舞弊,促进被审计单位加强管理,完善内部控制。对于审计中发现的问题能责成和检查相关组织做出修正。
三是加强自身钻研学习,新手要向老手多请教,老手要搞好传帮带,干中学、学中干。通过培训、实践、再培训、再实践的良性循环,不断拓展业务技能、提高计算机运用能力。
3、搞好交流。要及时组织机关内各科室定期或不定期开展计算机辅助审计情况交流总结,每年年终,每个业务科室至少要提交一个典型计算机运用案例项目进行全局演示交流,互相启发,成果共享,为尽快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整体水平提供有力保障。
二、强化运用、积极探索,大力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实践工作
审计信息化只有与审计实务相结合,在审计实践中开花结果,它才有强大的生命力。这既是推进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根本目的,也是关键所在。为此:
一是全面推行AO现场审计系统,增强计算机审计实践能力。要求所有年度审计计划项目都要运用AO现场审计系统,从审前调查开始到审计档案归档,审计全过程都必须使用这一系统。所有优秀项目都必须使用AO系统审计,否则取消参评资格;其他项目在短期内也应全部使用,这不仅是提高审计质量的需要,也是推动计算机审计实践工作的需要。只有由浅入深、不断实践,才能逐步提高。
二是严格规范计算机审计工作流程,有效规避计算机审计风险。计算机审计在促进审计执法行为规范化的同时,也对自身的规范化提出了新要求。在审计署尚未制定出台计算机审计标准和准则的情况下,必须认真研究和制定《计算机审计操作规程》,明确计算机审计原则、实施方案、系统测试与风险评估、审计程序、电子数据保管等具体规定,督促审计人员规范运作,防范审计风险。
三是不断探索,开发适应自身审计工作的小软件。在引进和运用上级审计机关推广的通用审计软件的同时,更要注重结合自身的审计实践,开发出具有行业特点和地方特色的小软件。一方面要克服片面追求大型、全面、综合的错误观念,重点围绕财政预算资金和重点专项资金审计,以通用性和适用性为原则,由最初的利用通用审计软件进行简单的查询和统计分析,向建立具体业务审计模型方向发展,形成较为固定的计算机审计模型,注意满足不同审计对象的相同审计项目的需要,方便不同类型数据的采集、转换与分析,避免资源浪费;另一方面要从宏观监督的角度,尽快建立有关审计对象和审计情况的大型数据库群,满足于审计线索的快速检索与查阅,实现资源共享,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四是认真总结摸索计算机辅助审计的步骤和方法。精心做好审前准备,切实搞好现场审计,重点摸索掌握数据采集和数据分析等计算机审计基本方法,全面提高计算机辅助审计水平。
三、改善条件、夯实基础,大力增加计算机辅助审计软硬件投入
要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要求,加强计算机审计软硬件的配置和管理。在硬件配备上,保证每人一台笔记本电脑,并适时进行更新;在软件的开发与应用上,要围绕审计项目的实际需要,积极探索适用对路的小软件,逐步建立功能配套、数据完备、操作简便的计算机审计系统。在业务培训学习方面,将挤出部分经费专门用于这方面的投入;在电子数据保管方面,必须严格规范管理,明确审计人员对于取得的被审计单位各类电子数据及技术资料负有保管和保密义务。审计工作结束后,采集取得的被审计单位原始数据、计算机审计处理的审计结果数据(原始数据包、AO数据包)以及获取的技术文档资料,应及时打包报给机关档案管理部门,由其年终统一制成数据光盘并统一存入档案室,一式两份。
四、强化计算机辅助审计的组织领导,确保此项工作扎实有效地推进。
1、成立计算机审计工作小组:审计机关要成立以一把手为组长,分管负责人和计算机审计业务骨干为成员的计算机审计工作小组,具备条件的应建立专门的计算机审计处室。其主要工作职责:负责搞好全局计算机审计工作规划和有关具体措施的拟定;制定年度计算机培训学习计划,组织计算机培训学习和交流;抓好计算机审计情况的考核评比,搞好AO系统实施情况的检查;每年集中选择几个计算机审计基础条件较好的审计项目,重点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搞出特色,抓出成果,以点带面,搞好推广。
2、建立计算机审计兴趣小组:成立由精通计算机审计的同志任组长、各科室推荐一名重点培养骨干为成员的兴趣小组。其主要工作职责:负责每年全局重点计算机辅助审计项目攻关和实施,同时要求每个业务科室每年至少要搞一个比较好的计算机辅助审计项目;每月至少搞一次交流研讨活动,及时研究解决审计实践工作中碰到的问题,组织业务骨干人员有重点地进行计算机辅助审计业务知识的学习培训。只有这样,通过上下共同努力,才能大力推进基层审计机关计算机辅助审计工作深入开展。
(本文内容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任何审计机关和本网站的观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