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中国审计有特殊性
发布日期:2010-09-02

 

 

近年来,审计署加大了对中央部门的审计力度,揭露了一些部门在预算执行和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全国引起了较大反响,被媒体称为“审计风暴”,也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问题。利用亚洲审计组织第35次理事会在昆明举办之际,记者专门采访了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以及来自日本、巴基斯坦、印度和菲律宾等国审计机关的负责人,就社会关注的有关中国审计热点话题进行了探讨。

  ●热点话题一审计报告需要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背景:在我国,审计结果在报送审计机关前,均征求了被审计单位的意见。

  日本会计检察院院长森下申昭:与中国不同的是,日本所有审计报告无须被审计单位认可,这体现了日本审计机关的独立性。

  在日本,会计检察院关于国家财政决算的审计报告,不仅会由首相转呈议会,同时也向社会及被审计单位公布。

  李金华:向被审计单位征求他们对审计结果的意见,我认为是必要的。首先,在中国,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是平等的,被审计单位对审计结果有不同意见有权提出申诉。其次,被审计单位一旦对审计结果“认账”,将为下一步的整改打下良好基础,使整改成为被审计单位的自觉行为。另外,征求被审计单位的意见也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政府的办事程序。当然,征求意见并不是必须取得一致意见,我们有我们的原则。

  ●热点话题二中国现代审计制度具有一定特殊性背景:审计署作为国务院组成部门之一,在国务院总理领导下主管全国审计工作。有专家提出,这种体制下的审计只是政府内部审计。

  巴基斯坦审计长公署审计长穆罕默德。尤尼斯。汗:巴基斯坦审计长公署是依据宪法规定设立的独立机构,直接向议会的公共会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财政、行政等方面均有很强的独立性。

  李金华: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审计机关直接向议会负责,不同于我国的行政审计体制,但它们在审计制度建立之初实行的也是行政审计体制。

  中国现代审计制度是在1983年正式建立的,正是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轨时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审计制度的发展和变革需要一个过程,目前这种体制基本符合我国国情,从实践来看效果也是不错的。中国审计机关也具有一定的独立性,比如,法律规定,审计机关依法独立开展审计工作,不受其他单位和个人的干涉;我们每年要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中央预算执行情况和其他财政财务收支审计工作报告等。

  ●热点话题三法律上讲审计机关无处罚权背景:一些被审计部门对于审计出来的问题整改不力,人们更加关心的是,审计署能否掀起“问责风暴”。

  印度主计审计长公署主计审计长维。卡乌:在印度,主计审计长公署各下属机构负责开展审计工作,审计出来的问题由公署汇总后提交议会和各有关部门。至此,审计机关就完成了它的法定使命。

  审计机关必须依法开展审计工作,绝不能超越法律规定的权限。下一步的整改,由专门机构来监督执行。如果被审计单位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就要接受议会的质询,甚至受到处分。

  李金华:审计报告公布后,许多群众要求被审计单位尽快整改,要求对有关负责人进行处分,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但要求审计机关负责审计、整改、处罚等全部工作,从法律上讲审计机关没有这个权力。目前,国外审计机关大多拥有审计权,却很少拥有处罚权。我们的职责是,通过审计发现问题后向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报告,提出制定和完善有关政策法规、宏观调控措施的建议;对违反国家规定的财务收支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处理、处罚的,在法定职权范围内作出审计决定或者向有关主管机关提出处理、处罚意见。

  ●热点话题四中国投入2亿建设审计信息化背景:目前,我国审计对象约有100万个,而审计人员仅有8万人,审计任务重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十分突出。

  菲律宾审计委员会主席格里莫。卡雷哥:现代信息技术与审计工作密不可分,这已成为当今审计事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我们的审计工作完全实现了计算机化,以前我们要完成一份现金流量表大约需要七八个月时间,现在我们只要按一下按钮,几分钟就完成了。

  李金华:国务院十分重视审计信息化建设,近年来先后投入2亿元,用于审计信息化(即“金审”工程)建设。目前,“金审”工程一期建设已经完成,初步建成了审计署18个特派办的局域网,并建成了审计急需的三大数据库-被审计单位资料库、审计专家经验库、审计文献资料库,实现了审计方式的革新和审计效率的全面提升,使我国审计信息化水平步入世界先进行列。下一步,我们将开展“金审”工程二期建设,大力开发审计应用软件系统,全面实现从手工审计向计算机审计的转变。

 

主办单位:常州市审计局

地址: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12楼

电话:0519-85682658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5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