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浅析政府投资审计廉政风险“盲点”与对策
发布日期:2021-04-19  来源:江苏省审计厅网站

政府投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依照国家法律、法规,对政府投资项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实施监督、监管的行为,是国家审计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投资审计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提升政府投资绩效、推动反腐倡廉建设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

“十三五”规划提出要增加有效投资和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对政府投资审计工作带来了新挑战,面临的廉政风险随之增大。《审计署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投资审计工作的意见》、《江苏省审计厅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投资审计工作的实施意见》和《江苏省审计厅办公室关于印发投资审计操作指引(试行)的通知》的先后颁布,指导了如何防范投资审计新风险。新时期做好投资审计工作,不仅要提质增效,全方位提升投资审计服务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更要规避化解投资审计廉政风险“盲点”,依法履职尽责,不辱使命。

一、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廉政风险的内涵

政府投资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重要的现代治理力量,对于提高政府投资效率、防范化解投资风险、促进廉洁政府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廉政建设是政府审计的“高压线”,按照廉政风险产生的领域分析,可分为两个大类:一是政府投资项目审计本身潜在的廉政风险, 二是由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中其他审计风险因素可能诱发的廉政风险,直接表现为审计风险,而间接表现为廉政风险。可细化分为四类:思想类廉政风险、协审型廉政风险、权力型廉政风险和管理型廉政风险。其中思想、协审型廉政风险较多表现为直接廉政风险,权力、管理型廉政风险较多表现为间接廉政风险。

二、新时期政府投资审计面临的几类审计廉政风险“盲点”

(一)思想型廉政风险。主要是由于审计人员思想道德素养迷失、法制观念淡薄,继而造成的违背审计职业道德、违反审计纪律行为等的廉政风险。表现为违反审计纪律“八不准”规定和廉洁自律等有关规定,利用职权之便,破坏审计廉洁性、公正性,搞“人情审计”、“红包审计”、“关系审计”,进行资源交换和权力寻租。

(二)协审型廉政风险。主要是由于审计机关聘请协助审计的中介机构、协审人员参与审计行为不规范引发的廉政风险。委托的中介机构和协审人员一般代表政府审计,对外承担审计责任和审计风险的主体仍是政府审计机关,客观上导致中介机构审计责任意识较低。且中介机构协审身份特殊,人员素质参差,政府审计机关管理难度大,或出于自身利益等因素背离审计原则、损害审计质量,产生廉政风险。

(三)权力型廉政风险。主要是审计人员行使自由裁量权带来的廉政风险。审计组对审计过程中的取证资料、问题定性、审计结论等有较大的裁定权、审核权,易发生由于自由裁量权力空间宽泛而导致徇私舞弊的廉政风险。此外,在延伸审计中表现较为普遍,例如工程材料耗用分析、建设资金流向等并非必审项目,审计组掌握较大的审计选择权。

(四)管理型廉政风险。主要由于审计机关审计内部管理等方面存在薄弱环节,继而诱发廉政风险的可能性。一是审计计划不够科学。如审计机关对年度审计项目任务、上级审计机关项目安排以及本级党委政府可能临时交办任务等情况预判不足,导致任务集聚繁重、投资审计力量分散。二是审计人员配备不优化。如投资审计岗位没有交流轮岗、长期固定被审计对象、回避制度形同虚设等。三是审计组内部管理不规范。包括教育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廉政责任制不到位、公示制不落实等留下廉政监督盲点。

三、防范化解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廉政风险的几个对策

政府投资项目审计廉政风险存在的形式复杂多样,要把投资审计风险防控体系作为子系统,纳入审计机关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大系统中全盘谋划,建立审计全范围风险防控体系。

(一)加强廉政教育和内部监督,坚决守住依法审计这条“生命线”。

1.强化廉政建设,筑牢思想防线。开展投资审计岗位廉政教育和廉政风险教育,剖析典型投资审计领域违法违规警示案例,系统提升法律意识和法律知识;同时加强审计职业道德教育,筑牢拒腐防变的审计思想道德防线,坚决守住审计“生命线”。

2.严格落实“一岗双责” 和廉政轮岗机制。审计组长承担审计组廉政教育、纪律执行、廉政检查的组织实施工作,各审计人员严格遵守审计纪律“八不准”要求和各项廉政规章制度;探索完善投资审计重点岗位干部轮岗交流机制,严格落实回避制度,提升岗位效能,避免“人情矛盾”。

3.强化对中介机构廉政纪律的监督问责。对影响公正执法、隐瞒被审计单位违反国家法纪问题或泄露被审计单位商业秘密的,造成审计结果重大错误的,严格依照相关法律规定严肃处理。坚持教育、制度、监督三者并重,发挥整体效能,促进提高审计工作的开放度和透明度,防止协审人员的失职渎职不履职。

(二)完善落实制度建设,强化协审中介机构规范监管这一“基准线”。

1.探索联合监管机制,落实协审参与办法。制定审计与财政、工信等部门联合监管办法,建立健全信息沟通、诚信档案、社会公示等机制,形成监管合力。科学设置公开透明的协审专家库遴选机制,落实社会中介参与审计工作制度办法,明确参与的方式、流程、审计重点、收费标准及工作要求,以制度约束行为。

2.明确监管内容清单,规范协审考核机制。对协审中介机构在审计组织管理、审计职业道德、审计工作质量、审计工作效率等方面加强考核监督,并定期按比例抽查复核中介已审项目,引导建立规范有序的行业自律机制细化考核标准,强化协审责任意识,建立审计质量综合考评机制和退出机制。

(三)落实多级审核机制,注重把好审计质量这一“基本关”

1.项目交叉复核、终审复核,锤炼成果品质。各项目采取随机抽签方式,从协审专家库中抽取社会中介机构组织实施一级审计,政府审计人员进行全过程廉政监督、质量把控。一审审结后,再次抽签选定其他社会中介机构进行二级交叉复核。项目审计完成后出具审计报告前,法规科(处)对各审计项目进行终审复核,对审计内容的完整、计量的正确性进行实质性复核,根据复核及时调整征求意见稿相关内容,避免审计报告出现事实不清、定性不准等质量问题。

2.推行问题审核,强化审计质量把关。建立和完善投资审计全过程质量控制体系,形成各有侧重、交叉监管的审计质量把关。对与被审计单位及其他与建设相关的单位、个人等因工程审计方面产生较大意见分歧时,由投资审计处(科)牵头,及时召开业务协调会来解决分歧。

(四)深入贯彻“三提升一强化”行动计划指导意见,补齐投资审计高素质人员短缺这一“大短板”。

1.拓宽完善招录引进机制。通过公开招录、区域遴选、社会选聘、定向招考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引进一批业务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专业人才,并将之纳入区域审计咨询专家库,给予一定保障倾斜,缓解投资审计力量不足压力。

2.建立人才培养选拔机制。针对性开展分层分类培训、拓展培养锻炼渠道。鼓励机关审计人员参加高等学历教育和与投资审计工作相关的职称资格考试等方式,加速培养一批既懂工程、财务,又懂计算机、法律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同时通过脱产学习、以审代训、干部交流等方式不断提高投资审计人员综合素养。

3.完善软硬件配套建设。加快构建大数据审计网络管理平台及区域审计论坛,实现审计工作数据化信息化,并鼓励各地审计机关、高等院所、专家学者在论坛上互相交流,贯彻“开门审计”理念;配备钢筋扫描仪、激光测距仪等必要仪器设备,及时升级更新神机妙算、广联达、鲁班等工程造价软件。

(五)科学制定审计项目计划,实现政府投资审计“三个转变”。

1.项目计划从“数量全覆盖”转变到“质量全覆盖”,聚焦民生、扶贫、农业水利等重点工程,加强政府投资管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避免或减少损失浪费和重复建设,逐步从数量规模审计向质量效益审计转变,确保审计质效最大化。

2.审计视角从监管“市场行为”转变到审计“政府行为”,利用政府专报、审计通报、效能考核等行政手段,结合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审计等加大对建设单位的审计力度。

3.项目管理从“核减率控制”转变到“质量”、“廉政”风险双控,加大机关内部质量多级复核和外部联合监督力度,落实廉政责任制、审计信息公开,完善审计结果应用与审计案件宣传,主动接受社会各方的公开监督。对违反廉政纪律行为实行首犯必究制度,从严追究违纪、违规者的党纪、政纪责任。(泗阳县审计局     赵宇涵

 

主办单位:常州市审计局

地址: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12楼

电话:0519-85682658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5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