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长者模式
试论基层机关如何推进“两统筹”审计工作
发布日期:2021-06-18  来源:江苏省审计厅网站

一、“两统筹”的内涵及意义

贯彻落实审计署关于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的工作要求,对于进一步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大力推进审计全覆盖、切实提升审计监督整体效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落实“两统筹”,有利于创新组织协调方式、用活审计资源。

摒弃过去分散实施、各自为战的思维,树立“一盘棋”理念,进一步促进审计项目整合、高效运作。淡化部门、行业的界限,秉持“能整合的不分开、能一次的不多次”原则,通过协作配合形成整体合力,发挥协同作战优势,形成有序、高效的审计项目运行机制。有利于统筹审计资源,从机制上破解根据部门职责分配和实施项目所导致的力量失衡、忙闲不均等问题,挖掘审计队伍潜力。同时,上级审计机关在安排审计项目和制定审计方案时,加强与基层审计机关审计计划和审计重点的衔接,避免审计成果的碎片化和重复审计,加强审计信息和成果共享,更好发挥监督合力。

(二)落实“两统筹”,有利于创新项目管理,控制审计成本。

在拟定项目计划时,可以对统筹组织的每个审计项目拟投入的最大工作量、最大工作日以及最迟的进点、撤点和报审时点等统一设置成本控制指标,然后对所有审计项目进行倒排工期、时点管理,探索对审计项目实行工作量、工作日、工作时点的三重管理,有效的控制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

(三)有利于统筹大数据资源,创新专业团队数据攻关。

可以统一调配项目组中的数据分析人员,充分发挥数据分析团队作用,针对会计核算及业务管理信息化水平比较高、业务数据量较大的单位,如公积金、社保、金融机构、医院等单位开展审计时,保障及时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核实数据分析结果、精准锁定问题线索,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四)落实“两统筹”,有利于整合各方审计力量,创新人才库建设。

积极统筹各方审计力量,充分发挥内部审计作用,利用社会审计力量,形成监督合力。根据工作需求,适时调配从事财务、内部审计、投资项目审计工作和会计师、造价师事务所等各领域的专业人才。以审代训,既缓解了审计资源紧张,提升了审计人员能力,也以此加强了对审计监督对象的指导和监督,发挥前置预警作用,促进各部门、单位更有效地加强管理、抵御风险,实现高质量发展。

二、实施“两统筹”的具体做法

(一)计划制定统筹。在年初编制审计项目实施计划时,紧扣中心工作、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突出重点引领,科学分类审计内容,将审计内容相关、相容的审计项目纳入同一类审计计划,形成具体同一的工作实施方案,同步实施、同步推进,做到“一审多项”。在兼顾按部门职责划分的基础上,统筹整合审计工作布局,统筹安排人员,科学确定审计项目,合理确定审计覆盖面、审计项目数量和范围,分责组织实施。力求做到收放结合、松紧适度,为统筹上级审计机关和党委政府交办重大审计事项等留出余地,确保审计质量,防范化解审计风险。

(二)项目组织统筹。首先,打破部门界限,平衡审计力量。在项目执行中,依据年初制定的审计计划,统筹安排审计队伍,搭配不同部门的审计干部组成审计小组,将经验拼接、组合,最大限度激发审计智慧。其次,合理统筹借助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内审机构人员力量,广纳审计人才,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实事求是、好中选优的原则,根据审计项目需要,从社会和企事业单位内审机构中,选取那些常年从事财务会计、经济管理、金融、土木工程等专业或具有相关专业执业资格、中高级职称且从事本专业工作五年以上的人员组建人才“备选库”。优化资源配置,以购买社会服务的方式,充实审计力量,集中力量开展好重点领域、重点部门、重点行业、重点资金和重点项目审计, 尤其是对那些单位规模大,项目多,资金量大,常年未审的单位进行重点关注,重点部署、重点安排。突出成果导向,提高审计工作质效,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更加有效地履行审计监督职责。

(三)项目实施统筹。实施审计项目时,为避免同一年度对同一单位多头多次进点,坚持统筹安排、协同作战、成果共享的原则,同类或相同性质的项目在审计范围和实施时间安排上适当集中,便于项目审理和成果汇总,提高审计成效。

在审计方式上,上下联动,全局一盘棋,统筹整合审计资源,在履行部门职责的同时,打破部门界限,按照人员专业特长、工作能力重新组合审计组,实施大团兵作战。同时,加大各领域审计项目整合力度,做到预算执行审计与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相结合;民生事业审计与专项审计相结合;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自然资源资产审计相结合;党政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审计相结合。这种采用“1+N”和“嵌入式”模式,能够有力推动审计项目组合实施,做到 “一审多果”“一果多用”,最大限度提升审计效率,扩大审计成果。

统筹大数据技术,协调好集中分析与分散核查的关系。统一调配数据分析专业力量,对涉及多个条口、多个部门的数据,进行集中分析,规避因获取数据有限、信息不对称而导致的认识偏差。

三、“两统筹”审计项目组织方式的案例介绍

长期以来,基层审计机关由于受双重领导体制的局限,既要完成上级审计机关指令性工作,又要完成地方党委、政府交办的任务,人少事多,再加上基层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因此,科学调配有限的审计资源,做好审计项目、组织方式“两统筹”工作十分必要。

笔者以实际工作中开展的项目为例,介绍基层审计机关落实“两统筹”精神的经验做法。

南京市鼓楼区审计局为聚焦审计工作重点,合理优化审计资源配置,避免交叉重复审计,扩大审计覆盖面,提高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在开展2018年执行的财政同级审项目中,融入“两统筹”工作精神,同步推进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审计、民生审计、企业审计、政府投资审计、重大政策跟踪落实审计共6大类项目中,统筹完成一条鞭审计任务。在审计项目计划制定、审计项目组织管理、审计项目开展实施等过程,强化统筹理念,加强统筹协作,充分发挥整体与局部的联动,激发合力,推动审计成果的效率化提升。

(一)创新项目计划源头协同,实现“一审多果”。

1、加强年度计划与全覆盖规划的统筹衔接,推进融合式审计,改变传统的一次进点、一次审计、一份报告的审计模式,将财政同级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审计、民生审计、企业审计、政府投资审计、政府投资审计等多个审计任务有机“打包”整合在一起,准确把握审计重点,全面反映审计成果,探索实现“一审多项”“一审多果”“一果多用”,提升全覆盖效率。 

2、围绕“三大攻坚战”、省市区重大政策落实情况跟踪审计,在前期问审于民、调研走访的基础上,统筹组织上级审计机关安排的“减税降费一条鞭审计”项目;并结合“全市黑臭河道一条鞭审计”项目,将区河道整治专项资金审计调查列为当年计划项目之一。

(二)创新组织协调方式,用活审计资源。

1、树立全局 “一盘棋”的理念,围绕审计项目计划统筹协调,科学规划,优化审计项目管理和审计资源配置,改变传统的财政同级神项目由行政事业审计科牵头的“孤军作战”的局面,打破专业、科室分类界限,抽调优势兵力,优化分工组合,统筹组织企业科、行政事业审计科、经审科、固投科、电子数据科等所有业务科室,建立审计项目工作制,集中力量打“攻坚战”。 

2、借用专业力量,统筹内外审计。聘用专业计算机人员驻点开展数据分析,准确发现疑点,提升审计组整体业务水平以及对审计标准的把控精度,有效促进了审计目标更快、更好地实现。在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中,通过调阅前期其他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清产核资报告、档案,获取必要审计信息,减少了重复工作量。在学前教育专项资金审计中,综合运用区教育局内审报告的成果,确定审计重点。

(三)创新政策跟踪审计模式,统筹上下审计。

结合上级审计机关的重大决策部署,围绕区委区政府中心工作,重点关注重大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减税降费、政府债务等重点工作,实现各类专项审计与政策措施落实情况跟踪审计重点审计事项的共享整合,采取分季实施、分组审计和集中反映的组织方式,持续关注、重点跟踪、严查细审,提高监督实效。

将本项目中“重大政策跟踪落实情况”的审计事项与市局“减税降费”一条鞭审计项目进行统筹,将河道专项资金审计与市局交办的“南京市2016和2017年度黑臭河道整治情况专项审计调查”一条鞭审计项目进行统筹,确定同一项目主审,同一审计小组,相似审计目标,相近审计方案,紧扣市局审计关注点,提高审计小组审计视野,为推动本区黑臭河道整治任务顺利完成,献计献策。

(四)创新项目实施方式,实现信息资源共享。

1、加强项目过程交流,建立互通可鉴的审计方法库。

审计开展过程中,各审计组定期召开审计小组周例会,除此之外,还会同统筹项目的其他审计小组共同召开信息分享、问题探讨、协调推进会,打破封闭僵化的旧做法,推行开放互融的新做法,会上对共用的政策法规进行学习,对有争议和歧义的事项、定论进行探讨,群策群力,头脑风暴,有效保证审计结论的一致性和准确性。

2、错峰安排交错开展,提升审计效率放大审计效果。

在财政同级审开展过程中,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小组重点关注经济责任审计涉及的单位的财政资金预算执行情况,对必要事项进行延伸,相关资料和信息保存并递交给经济责任审计小组。与此同时,统筹项目的其他审计组将审计成果第一时间反馈给部门预算执行审计小组,实现审计项目的无缝接力,最大限度节约成本和时效。

(五)创新专业团队数据攻关,强化智慧资源运用。

充分发挥局数据分析团队的专业优势,在财政同级审开展伊始,组建数据分析攻关团队:由通过审计署计算机中级的业务骨干、外聘1名计算机专业人员组成。利用已有数据进行分析比对,建立全局数据审计大格局。充分运用“数据分析、查找疑点、重点核查”的数字化审计模式,坚持问题导向,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了全覆盖数据分析,与审计业务人员协作配合,精准锁定问题线索,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

(六)统筹成效显著

充分贯彻“两统筹”工作精神,针对审计疑点深挖,统筹效果彰显。审计工作报告汇总反映了17个问题,揭示问题金额6.70亿元,非金额计量问题3个,提出审计建议4条均被采纳,促进被审计单位出台制度7个,获得区领导批示2个;移送相关部门处理的案件线索18个,相关人员均被立案调查或处理。

四、推进和深化“两统筹”的几点建议

各级审计机关应坚持统筹发展理念,多措并举加强审计项目、审计组织方式“两统筹”,整合优化审计资源配置,从思维、内容、方式方法三方面掌握统筹发展要点,全力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促进提质提效,更好发挥审计监督职能作用。

一、从思维上统筹。长期以来,基层审计机关由于受双重领导体制的局限,既要完成上级审计机关指令性工作,又要完成地方党委、政府交办的任务,多年又习惯于审计组的“独立作战”,思维方式和审计方式方法仍有一定的局限性,创新能力显现不足。因此,在审计工作统筹发展战略上,要按照“两统筹”工作要求,转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首先在思想上统筹。一是树立“上下联动”思想。坚持上下联动,就是按照“两统筹”有关工作要求,把握上下级之间共性因素,积极探索形式、内容相统一,规划、执行相协调,手段、制度相衔接的运行机制,促进审计工作全面、协调、高质量发展。二是树立“整体推进”思想。坚持协调统一,把全部审计力量聚集起来,整合工作资源,建立起上下相统一的工作机构、目标任务、考评标准、检查督办的工作机制,实现上下间共同发展。三是树立“可持续发展”思想。“两统筹”工作,立足长远,要制定中长期规划,明确目标措施,并分阶段实施,分步骤落实,系统地扎实地开展“两统筹”发展建设。

二、从内容上统筹。一是创造统筹发展的良好环境。统筹推进审计工作发展,就是在坚持一体化的前提下,突出这个“统”字。首先,树立全国审计工作“一盘棋”思想,顾全大局,克服局部利益和困难,用实际行动统一到“两统筹”发展战略上来。其次,坚持从本地实际出发,保持基层审计工作的相对独立,以全局带动局部,以局部来推动全局。二是建立统筹发展的组织体系。只有把各级审计机关组织起来,才能增强统筹发展的认同感,才能增强审计团队的凝聚力,建立起以审计署为核心,各级审计机关为主体的组织体系,提高审计人员的组织化程度。三是构建统筹发展的和谐机制。建立政令畅通、运转有序的工作机制。确保政令畅通,运转协调,围绕“两统筹”工作要求,建立一套科学实用的制度,以科学考核为手段,提升整体效能,建立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激励机制。

三、从方式方法上统筹。一是强化审计项目统筹意识,进一步淡化部门、专业限制,努力构建多专业有机融合、多层级优势互补、多部门高效协同的审计模式。强化审计资源统筹整合,认真分析研究每个审计项目的主要工作任务以及需要匹配的审计人员,强化对审计机关人力资源情况的实时掌握和调度,做到人事相宜、动态平衡,建立激发队伍活力的长效机制,充分调动审计队伍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为审计统筹发展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强化审计项目实施整合,积极探索“重大政策跟踪审计+各类专项审计”“财政审计+专项资金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等嵌入式、“1+N”等审计项目组织方式,实现审人、审单位、审资金、审项目有机融合。二是强化大数据审计应用,加大计算机人才培养力度,突出前期数据收集整理和分析排查,坚持把大数据审计嵌入项目实施全过程。三是抓好审计成果利用,提高监督效能。统筹抓好审计信息共享,建立汇总各级、各年度审计成果信息库和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源共享。统筹抓好审计问题汇总,抓住典型,逐个解剖,在更宽、更深的层面审深审透,扩大审计影响力和辐射面。统筹抓好审计形势研判,确定审计重点,汇总共性问题,把握工作规律。统筹抓好审计整改落实,发挥“经济体检”功能。(南京市鼓楼区审计局  鲍  赛

 

主办单位:常州市审计局

地址: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12楼

电话:0519-85682658   网站地图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5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