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内审之窗 >> 内审工作 >> 内容
 
写出高质量内部审计报告,有绝招!
发布日期:2020-10-09    来源:审计署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审计项目是内审人员的“产品”。“产品”的合格和优劣,最终体现在内部审计报告的质量上。

如何写好,请看绝招——

一、结构规范

审计报告结构格式分为审计概况、审计依据、审计结论、审计发现、审计意见、审计建议6个部分,缺一不可,内部审计人员在起草审计报告时必须严格遵守这一规范。

好的报告结构,能给使用者或阅读者条理清晰地全面了解审计项目的主要情况。但在日常内审工作中,部分内审人员不遵循报告结构格式要求,随意性较大,存在自行增删和前后顺序调倒等问题。

内部审计报告结构格式的不规范,极易带来审计质量隐患,一是由于结构格式不规范或不完整,难免会造成报告使用者或阅读者不能全面了解审计项目的实施情况;二是影响内部审计项目质量,如在各类内部审计项目业务考评中,往往成为审计质量的扣分点,从而影响优秀审计项目或精品审计项目的考评。

二、依据正确

对审计报告依据运用正确与否,主要看审计项目实施的法律依据和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定性与处理依据,前者指的是凭什么开展项目审计,后者说的审计发现问题依据什么处理。

审计项目实施的依据。内部审计的法律依据主要是按照《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对内审部门具体要实施的审计项目,没有相对应的法律条款规定。但不管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都要编制年度审计项目计划和中长期审计项目计划,内部审计项目年度计划要经本单位党组织、董事会(或者主要负责人)批准,按照组织的规章制度实施。

对审计发现问题的定性与处理。内部审计监督无独立的行政处理和处罚权限,按照《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可在审计意见中提出纠正、处理违纪违规行为的意见和对造成损失浪费的单位及人员,给予通报批评或者提出追究责任的建议。另外,对重大违纪违法问题线索,应当按照管辖权限依法依规及时移送纪检监察机关、司法机关。

三、详略得当

内部审计报告有别于国家审计机关的审计报告,在结构上、内容上有所重点、有所区别。

内审报告各结构之间的详略。《中国内部审计准则》对内部审计报告的结构格式规定了6个部分,每个部分并不要求均衡表述,但要做到详略得当、有针对性。内审人员在起草审计报告时,应将重点放在审计发现、审计意见、审计建议的结构段落中,因单位领导和决策者较为关注本部门的发展质量、经济效益、战略目标和存在的不足等方面。但部分内审人员在撰写内部审计报告时,没有抓住重点,没有按段落结构的厚重、审计类型做到详略得当,没有审计重点和审计类型特色,使领导和决策者在阅读报告时,看不到审计的成效。

内部审计报告篇幅较长。部分内审人员在撰写报告时,怕遗漏审计内容,不分重点、不概括、不提炼,将审计涉及的事项或审计工作底稿的内容全部复制、粘贴到报告中,一份报告能列出几十个审计事项,长达二三十页,这对内审人员来说审计工作得到了全面反映,但从领导和决策者阅读的角度来看,报告的可读性大打折扣。因此,不宜太长,聚焦重点即可。

四、用词恰当

内部审计报告要逻辑清晰、主次分明、重点突出,用词准确、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内审人员除了要不断补充和更新专业知识外,还需提高文字撰写能力,做到报告用字精炼、用词准确,多用大众词汇,避免过于专业性、技术性的复杂语言,要善于把复杂的事情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清楚,提高内审报告的使用效能。(徐开盛)

 
主办单位:常州市审计局 网站地图
地址: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12楼 电话:0519-85682658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5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