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审计学会 >> 审计学会 >> 内容
 
《审计观察》刊发刘军厅长署名文章:拥抱数据 智创未来 为审计高质量发展插上科技翅膀
发布日期:2023-07-20    来源:江苏省审计厅网站  浏览次数:  字号:〖
 

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创新日新月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深入发展,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网络强国、数字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对所有管理使用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的地方、部门和单位的审计监督权无一遗漏、无一例外,形成常态化、动态化震慑。这对审计机关增强监督手段、丰富监督技术、提高监督效能提出了要求,凸显了科技强审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江苏省各级审计机关要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审计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立足经济监督定位,增强大数据审计能力,向信息化要资源,向大数据要效率,促进前沿技术与审计业务深度融合,充分激发审计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认清大局大势,深刻把握大数据审计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信息化发展大势和国内国际大局,明确提出“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以信息化驱动现代化”等重大论断,深刻阐明信息化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结合我国实际对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作出部署要求,为用好大数据、赢得新时代发展的战略主动指明了方向。

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力量,应主动适应大数据这一信息化发展新阶段,充分认识当前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切实增强推进大数据审计、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感、紧迫感。一是把大数据审计作为服务国家治理的重要途径。立足政治机关和宏观管理部门的职责定位,准确把握“数据智能化”和“治理现代化”交融交汇的时代特征,以大数据审计为抓手,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实现审计监督由局部检查到整体扫描、由微观揭示到宏观分析、由事后跟进到事前预警的突破,推动深入贯彻中央“数字中国”大政方针,带头落实政府数字化转型部署要求,主动服务高质量发展对“数字经济”的需求,以数字技术变革促进审计监督体系和监督能力现代化,助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是把大数据审计作为实现审计全覆盖的必然选择。面对纷繁复杂的经济活动及由此产生的海量数据,坚持科技强审,强化大数据思维,运用信息化条件下的最新技术、理论、资源和组织管理理念,提高大数据审计能力,加快审计信息化建设,完善大数据审计工作机制,全面精准了解审计对象情况,促使审计监督向常态化、动态化、即时化转变,消除监督盲区,提高监督质效。三是把大数据审计作为推进审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主动适应大数据时代对审计思路、审计方法、审计人员带来的变革,研究大数据环境下开展审计工作的新特点、新变化、新要求,以对审计事业高度负责的态度,提高政治站位,强化使命担当。充分认识大数据审计不仅是认识问题,更是行动问题,不仅是方法问题,更是方向问题,不仅是当务之急,更是长久之计,真正把大数据审计作为一项系统工程和“一把手工程”来抓,努力开创新时代江苏审计工作新局面。

创新理念方式,不断提升大数据审计的层次和水平

大数据审计不仅是提升智慧审计能力、促进审计提质增效的重要手段,更是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审计监督体系的关键环节。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强调,审计监督要如臂使指、如影随形、如雷贯耳,打造经济监督的“特种部队”,对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大数据审计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一是构建大数据审计工作模式。坚持数据先行,在项目实施之前就系统谋划数据采集工作,详细了解审计对象的数据情况,结合审计工作重点制定数据采集内容,明确数据标准。坚持业务驱动,结合自身审计业务提出大数据审计需求,组织开展深入研究,并从技术上提出解决方案。坚持融合发展,把业务和技术作为“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开展业务工作时善于从海量数据中抽丝剥茧,开展技术工作时能够在不同数据的交流碰撞中迸发审计智慧。二是树立创优培优导向。创新审计项目计划管理,结合年度工作超前谋划大数据审计项目,统筹资源配置,健全“数据分析 + 现场核查”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工作机制,通过上下联动、有效衔接,实现协同作战、资源共享,由传统“平面扫描”向“多维透视”转变,由“大海捞针”向“重点撒网”转变,提高大数据审计组织管理水平。持续组织大数据审计案例征集活动,把利用大数据审计技术方法发现重大问题、揭示重大风险、有效提升审计效率产生明显效果的审计实践及典型案例总结提炼出来,加大推广运用力度。三是夯实审计数据基础。精准获取数据,结合审计项目提前谋划数据采集计划,加大数据采集归集力度,拓展数据采集面,拓宽数据采集渠道,扩充数据采集类型,形成各部门、行业和领域的业务数据、财务数据和管理数据“富矿”。科学治理数据,参照审计署的标准和规划,把采集到的数据转化为可以为审计人员所理解、与审计业务建立逻辑映射的数据资源和分析素材,实现数据跨界融合、互联互通。高效利用数据,突破专业和时空界限,在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数据的碰撞、校验和横向纵向比对中发现疑点线索,加大对新问题、新情况、新趋势的揭示、研判力度;突破局部视野,科学运用大数据技术生动刻画公共政策的执行过程、完整呈现公共权力的运行流程、密切跟踪公共资金的管理使用、全景展示关联领域的联系联动,进而把审计事项和发现问题放在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审视分析,增强审计的宏观性、建设性和系统性。四是研究提质增效方法。研究新技术新方法,把握数字经济和数字中国建设新动态新要求,学习ChatGPT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变被动应用为主动探索,紧跟时代技术最前沿。研究“金审”三期创新应用,找准应用系统和审计实际需求之间存在的差距,把审计署统一部署和江苏创新应用紧密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应用的创新性、创造性。研究通过技术提升审计质量的路径,围绕如何统筹省市县审计机关数据资源、畅通信息交流渠道,如何精准定位、有的放矢开展大数据审计等深入思考调研,抓紧形成有质量有价值的调研成果。

强化组织保障,切实推进大数据审计向纵深发展

大数据审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促进提升审计质量和效率的同时,也在重塑审计的思维理念、组织管理和配套保障。一方面,要通过大数据审计积极推动审计监督体系的建设和审计监督能力的提升,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人财物支持,完善相关制度机制,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推动组织保障工作与大数据审计相向而行,合力推进审计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组织领导。把大数据审计作为审计转型升级的重要抓手,从战略和全局高度谋划,健全信息化组织机构,保证信息化专职机构和人员配备,加强对审计信息化工作的统一领导,实现重大事项的协调推进。持续开展大数据思维和理念的教育培训,把大数据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把科技强审作为一种思想自觉,融入审计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二是健全制度机制。建立协调机制,加强对外沟通,与大数据主管部门密切合作,为大数据审计提供技术和数据支持。建立保障机制,明确大数据审计工作推进的组织机构和人员,加大对大数据审计的人才、技术和资金支持。建立数据管理机制,强化网络安全和数据安全意识,做好对数据采集、存储、授权、使用的管理和监督。三是强化考核评价。加大考核力度,鼓励引导各级审计机关开展大数据审计项目,不断拓展大数据审计的应用场景,进一步发挥优秀项目的示范引领作用,提升开展大数据审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着重对科技强审开展、大数据审计应用、“金审”三期使用等情况进行考评,把考核结果作为年度综合考核的重要内容,形成大力推进大数据审计的鲜明导向。四是打造过硬队伍。在人才队伍建设上给予政策倾斜,提高具有计算机专业背景审计人员的比例,提升大数据审计人员的学历层次和专业技能,做大做强人才队伍。用好大数据审计骨干,在审计项目中安排数据主审岗位,分配大数据审计分析工作,为其更好发挥专长指路子、搭台子、压担子。加强大数据审计力量培养,坚持以审代训、以审促训,分层分类组织有针对性的实战能力培训,促进一线审计人员把获取数据、运用技术作为基本功,在审计项目实践中充分运用大数据审计理念技术方法,不断提升审计监督质效,为推进全省审计工作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主办单位:常州市审计局 网站地图
地址: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12楼 电话:0519-85682658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5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