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审计较传统审计有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审计范围较窄主要涉及经济活动;现代审计的概念大大发展,不仅仅涉及经济活动,还深入到社会领域、科技领域,增加了比如绩效审计、管理审计、质量审计以及社会相关审计等等,环境审计就是在此种形式下出现的一种属于社会相关审计,其目标是不断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协调,共建和谐社会。
一、 环境审计出现的必然
随着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和深入,环境保护工作日益受到中央及各级政府的重视,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重要问题,并且已经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努力促使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同时,关键是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控制人口、经济增长的规模、质量、速度,使经济建设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积极倡导和推行循环经济,努力建立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发展的良性循环,实现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与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在此形势下,国家在环境治理方面投入了巨额资金,使环境污染、生态恶化趋势得到了有效遏制,为加强环保资金的使用管理,维护资金安全,真实反映环保资金的使用效果和对外投资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需要国家审计机关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为此,环境审计逐渐成为审计机关的工作内容之一。
二、环境审计的制约因素
1、公民(特别是政府管理者)的环境意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对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缺乏实质认识。目前人们对赖以存在的环境的社会责任感不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缺乏深刻的、实质的认识,一些政府管理者对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的和谐发展不能全面和谐处理,只抓经济忽视环境治理,使经济发展与环境形势的矛盾得不到缓解,我国环境审计面临严峻考验。
2、对环境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由于我国环境治理起步较晚,环境审计开展较迟,因此,组织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不多,也缺少系统的环境审计理论阐述。这种状况导致对环境审计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没有把环境审计工作提高到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环境审计的发展与深化。
3、环境审计的依据不足。尽管我国现已颁布了6部环境保护法律,13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律以及395项环境标准,基本形成了审计及环境法律法规监督体系,但缺乏具体实施指导和评估标准,使审计人员在对环境效益进行评价时有难度,加大审计风险。由于有些环保的效果和成本难于计量,推算产生的数据审计依据不足,环境审计成果或问题在信息中的披露存在缺陷。
4、没有开展全面的环境效益审计,涉及的领域较少。近几年开展的环境审计项目一般都是以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为审计主线,以财务审计为基础,主要集中在资金的筹集、使用及管理方面,而对环境保护专项资金使用效益的评价、对环保政策和政府环境政策审计监督等内容,基本上是空白。所开展的环境审计大都在事后进行,与整合和重新配置有限的环境资源,调整经济结构,提高经济运行质量提供决策依据的目标相差甚远。
5、缺乏一支由复合型专业人员组成的环境审计队伍。环境审计需要涉及环境经济学、环境法学、环境管理学、工程学等方面的知识,环境审计的难度和广度对审计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挑战。目前进行环境审计人员绝大部分是财会、审计专业或经济类专业毕业的人员,对专业性、技术性很强的环境审计,面临知识、专业和技术挑战。
三、加强和完善环境审计的对策
1、提高认识,加强宣传,充分认识开展环境审计的重要性。
政府对环境保护负有直接的责任,必须十分重视环境保护工作。要开展宣传工作,通过加大处罚力度、建立环保激励机制等方式使社会充分认识到环保问题的重要性,让可持续发展的认识深入人心,使环境审计适应环境保护工作和我国经济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需要。
2.加快环境审计方面的立法。
环境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依据。如果环境审计法律法规不完善、不配套,则审计监督难以实现。一方面要通过立法的方式赋予内部审计组织特定的审计权限,使其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另一方面,要制定具体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环境审计工作细则,使环境审计的规范、程序、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走向制度化,使环境审计的实务操作规范化,避免环境审计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提高环境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通过环境审计的立法,扩大权限,使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包括环境审计的全部范围。
3.提高审计人员的业务素质。
审计人员不可能成为环境保护领域的专家,但他们至少应该对审计相关环境专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要解决审计人员素质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对传统的审计人员进行进一步的专业培训与教育;二是在学校等教育机构增设相应的课程,为环境审计培养专业人员。
4.积极借鉴国外环境审计的经验,加强环境审计理论研究。
环境审计在我国毕竟是一项新事物,需要就其性质、内容、方法进行认真深入地研究,建立起理论框架、工作目标、作为规则与报告标准,以指导我们工作。鉴于不少国家已先于我国开展环境审计工作,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因此借鉴其经验为我所用,同时要使环保法律法规与国际惯例接轨,又要逐步建立健全审计理论框架、作业规程与报告标准,使环境审计工作逐步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
5、加强各部门间的协调、协作。由于环境审计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工作,在工作中审计部门不仅应获得财政、国土、环保等部门的支持,同时要与业务部门加强合作,运用计算机的审计手段和专家成果,降低审计风险,达到共同发展、互相促进的良好局面,发挥好审计在环保方面的监督职能。
环境审计是在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才提到议事日程的,这是经济发展和人类社会走向文明的重要标志。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环境的日趋重视,共建和谐社会的不断深入,环境审计将在“审计免疫功能”将站有一席之地。我们相信,环境审计将迎来她在中国审计史上新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