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将治理“庸懒散”作为作风建设的突破口来抓,达到治庸提能力、治懒增效率、治散正风气的效果。由此联想到山西平遥古县衙内的一副长联:“莫寻仇莫负气莫听教唆到此地费心费力费钱就胜人终累己;要酌理要揆情要度时世做这官不勤不清不慎易造孽难欺天。”这副对联既讲“为民”又讲“为官”,既讲“民品”又讲“官品”,这里的“不勤不清不慎”提醒当官者要谨记“勤清慎”,以德从政。无独有偶,在开封府衙,相传为包拯“倒坐南衙”的“梅花堂”后门的时候,门外的墙上也有三个斗方行书大字“清慎勤”的墙雕铭文, 既可以说是包拯的官训,也可以说是他一生为官清廉、勤于政事、谨慎言行、刚正不阿的真实写照。学习古人的“清勤慎”,为我们解决“庸懒散”开出了一剂良方,我觉得不妨借鉴“清勤慎”来解决现今的“庸懒散”问题。
“清”能治“庸”。“立身为清,清则无欲,无欲则刚,刚则不邪”。“清”是指为官的品质,提醒我们审计人要讲道德,重品行,不逾矩。“清醒、清正、清廉、清静”是“清”的最高境界。以“清醒”治理昏庸,就要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善于明辨是非,遇大事不糊涂,遇邪恶不低头,与不良风气和违纪违法行为作坚决的斗争。以“清正”治理平庸,就要以人民利益为重,敢于说真话,报实情,执法客观公正,做人办事公道正派。以“清廉”治理贪欲。就要把牢欲望闸门,坚守心灵的“防护堤”,不受钱色所诱,不为权势所迫,不被情感所趋,做到心不恶,脑不昏,身不斜,嘴不馋,手不伸。以“清静”治理庸俗,就要志存高远,保持一颗平常心,常怀敬畏,远离是非之地,守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守得住道义。
“勤”能克“懒”。俗话说,“一勤天下无难事”。“勤”是指做事的境界,反映的是工作量和工作节奏,告诫我们审计人多想事、多干事、干实事、干成事。曾国藩称“勤之道有五,为身勤、眼勤、手勤、口勤和心勤。五者皆到,无不尽之职。”当下,审计干部至少要做到“三勤”:一是勤奋学习。要解决学习上的懒惰,审计工作确实很忙,但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可以摆脱迂腐,远离愚庸,日有所进。要让学习成为一种习惯,让学习变为自觉行动,进入“学习工作化,工作学习化”的理想状态。二是勤勉工作。要解决工作上的浮躁,审计工作艰苦细致,必须“沉下心、沉下身、沉下力”,不懈怠,不肤浅,才能出成果,让审计“免疫系统”的功能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三是勤于总结。审计创新永无止境,切忌“狗熊掰棒子,掰一个扔一个”,只有认真总结,不断求索,才能做到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造,有所前进。
“慎”能祛“散”。老子云:“百事之成,必在慎之”。 “慎”是指行事风格及产生的质量、效果,警示我们审计人要谨慎行事,做好事,不做坏事;不出错或少出差错。审慎是一种修养,是一种境界。大凡来看,成得于“慎”,败失于“慎”;荣源于“慎”,辱摒于“慎”。审计干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要慎独、慎微、慎权,抑制灵魂的浮躁,保持理性的人生。“慎独”是我国古代先贤倡导的一种自我修养方法,指在无人监督时也能够严格要求、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不做有违道德和法律的事,慎独的关键是自控,做到行所当行,止所当止。“慎微”是注重小节,防微杜渐,时时刻刻、事事处处把握好自己,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慎权”是要正确处理好权力与责任的关系,谨慎、小心、慎重用权。审计是一份特殊的职业,权力是一把“双刃剑”,只能用来为民造福,既不能马虎从事,也不能妄下结论,更不能滥用职权。慎始善终,方能立于不败之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