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南方某县强制要求高速公路边村民出钱甚至贷款粉刷外墙,该县在实施城乡风貌改造项目时出现“急功近利”思想,使原本旨在改善农村群众居住环境、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惠民政策在执行时变了味、走了样,损害了群众利益。明明是好政策,执行时却走了样。在我们审计系统里也存在一些类似情况。
一是执行政策流于形式性。如我们的审计日记制度,审计人员按时间顺序反映其每日审计全过程的书面记录。这一看似能提高审计项目质量控制举措,实际上一方面由于日记的内容与审计证据、底稿重复,增加工作量,降低了现场工作效率,一方面审计日记在审计中的地位,不能作为证据材料起到辅佐审计报告的作用,另外,即使详实记录揭示审计中发现的所有问题,但在需要时也不能成为证据。通常为了回避风险,审计人员依据审计报告反映的问题来编制审计日记。这种形式的后补,更使审计日记失去了其意义。
二是推进政策缺乏计划性。现在不少审计机关强力推进“AO应用的两个百分之百”,即具备计算机审计条件的项目百分之百地运用AO系统实施审计,一线审计人员百分之百地掌握AO操作技能,这无疑是信息系统审计的必然方向。但是各地在执行这一政策时普遍忽略了审计机关和被审计单位的信息化基础条件,不管条件是否成熟,一律强行上马,导致了很多的不匹配和不适应。在实际中,一些信息化程度较高的单位运用的数据库的版本较高,而我们的AO系统是小型数据库,有些大型数据根本难以存储的下,不可能用AO来进行审计。其次,由于一线审计人员年龄结构以及分工的差异,一些审计老同志不会AO也查账查的很好,如果非要其掌握AO,也是不现实和不必须的。
三是成果推进显现盲目性。我们现在审计案例征集制度。审计署的初衷是好的,对一些优秀的审计项目加强深化审计成果转化与运用,并且推广一些优秀的做法,提高审计的整体水平。但现实中,很多地方审计部门为了追求好大喜功,将重心从审计本质工作转移到对项目成果的包装上来,为了得奖而写案例,为了写案例而写案例,有的地方明明一年的审计项目只有几十个,年底报案例的时候却变成上百个项目。有的项目明明没有数据系统,为了写案例运用倒推数据法把项目包装成有数据系统。有的是项目明明没有推广性,为了凑数目也写成审计案例。这几年征集到的案例数量越来越多,但是真正的精品案例反而越来越少了。
由此看,规范审计政策执行成当务之急。有些政策在设计的初衷是好的,本着让审计事业更加规范,更加长远发展的思想,但是由于有些地方机关对政策的理解不够透彻只是简单的重复,形式主义;对政策逐步推进进度把握不够,操作过急,不顾基层的客观实际;追求政绩,上有所好,下有甚焉,盲目夸大审计成果,以“政绩工程”来安排工作,浪费大量人力物力。我们要认识到,上层的政策不是放之四海的,我们要根据基层的实际来选择结合应用,只要把握好政策的精髓,不必完全苛求形式,让好的政策真正发挥其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