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笔者参与某金融机构的审计项目,由于相当长一段时间未参加过金融企业审计,相关知识和经验不能说是一穷二白,也是捉襟见肘,急忙忙搜集相关法律法规、制度、准则,急匆匆查找案例,甚至急吼吼购置金融审计专著,又是参加培训又是交流取经,一通忙活,才自感稍有些底气。我想,不少审计人员都有类似的经历,称之谓“恶补”实不为过,由此不免生出些感慨来。
审前“恶补”,也是一种积极的心态。知道要做什么,知道想把事情做好,也知道掂量一下自己有几斤几两,知道要“补”,倒还是一种内生的责任感,比起不会又不学,不懂又不问,也是一种需要呵护的心态,如失之于“庸、懒、散”,要“补”的东西就多了。
审前“恶补”,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也是临场应战的需要。常说“隔行如隔山”,审计领域的拓展、审计手段的创新以及审计人员在各审计项目中的灵活整合,使审计人员面对的行业和具体审计内容产生知识和经验的“短腿”甚至“盲点”也是难免的,审计人员无所不能的神话还是不说为好。审计专业人员面对的同样也是专业人员,做本行人家比你更专业,满嘴外行话不仅“露怯”,面子上也挂不住,临阵磨枪式的“恶补”,也许是不二选择。凭借审计人员的“老底”,如能加上有效的组织、适当的方法,倒是不能小看“恶补”的作用,至少手中有些粮,心中不会太慌。
但审前“恶补”,蜻蜓点水,难免失之于“知其一,不知其二”。短时间内填鸭式或扫描式的“恶补”,大多只能知其一,尤其是审计经验虽然可以借鉴但无从“恶补”,审计判断的重要基础缺失得无可奈何。“恶补”过后虽可勉强应对,但总有外行查内行的感觉,心有余而力不足,颇为不爽。长此以往,不但审计精品难成,有些长期不接触而业务复杂精深的行业审计,或是“审将不审”。
因而审前“恶补”呼唤培训机制创新。之所以“恶补”,提示平时营养不良,有先天性的也有后天的原因。所谓先天不足是审计人员各自学历背景不同,对有些行业的业务,本来就缺少这一块的认识;所谓后天的原因就要追究我们的在职培训机制,审计机关的业务培训年年搞,但效果不一定都务实,有些短板很难及时补上,审计职业培训机制有待进化。为保证某些行业审计的技术不丢、人员不散,上下级审计机关可以实行审计项目联动,审计人员以审代训,基层审计机关尤其要关注某些行业审计领军人才的培养。
审前“恶补”还要延续下去,如果审计机关从机制上让审计人员在平时就能一点点补起来,审前的进补也会从容一些,效果也会更好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