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党中央决定19个省(市)对口支援新疆,这是继西部大开发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各族人民支持新疆建设、促进新疆全面发展的又一重大战略举措。对口支援新疆建设充分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信心和能力。审计也参与到这一伟大工程中,如何在这光辉史册上留下审计的足迹,这是审计人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曾参加援疆审计,感受到了援疆的光荣与使命,对于做好援疆审计也有一些思考。
一、援疆审计认识上要有高度。新疆是少数民族聚居的重要自治区,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新疆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大家庭的重要一员。由于历史的原因、区位的限制、观念的影响等因素,新疆与内地省份、东部沿海省份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担任由差距的存在或任由其越拉越大,不符合社会主义“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统筹协调发展”的要求。因此,必须把援疆作为推动新疆社会全面发展的重要政策。通过援疆,激活新疆成为外资、内资竞相投资的“淘金地”,进一步调整新疆的产业布局和产业结构,使新疆成为生机勃勃的热土。因此,审计要明白援疆是富疆之策、富疆是安疆之根的道理,为做好援疆工作、打造富裕新疆、构建和谐新疆尽一己之力。 援疆审计要交出一份圆满的答卷,必须切实维护和发展受援地各族群众的根本利益,把边疆少数民族当亲人,带着感情保民生,带着责任促发展。要做到“三情”援疆,对群众倾注“深情”,体察民情、紧贴民意、突出民生;对工作充满“激情”,自加压力、形成合力、不懈努力;对事业满怀“痴情”,要始终把解决民生问题摆在重要位置,正确处理上项目与惠民生的关系,集中力量办几件老百姓最急迫、最需要的民生实事。
二、援疆审计工作上要有力度。援疆审计中,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深功夫、发挥作用。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反腐倡廉工作的始终,贯穿援疆审计的全过程,抓住关键环节,突出重点部位,在认真执行已有规定、制度的基础上,制定出台援疆工作廉洁自律、业务管理和监督保障等方面的制度,真正从源头上防止腐败问题的发生。二是加强工程质量管理。严格执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合同管理制和竣工验收制等基本建设制度。强化政府监督,建立以质量责任制为基础、质量检测为手段、设计和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为保障、监理单位质量管理为保证的质量体系,把援疆项目建成党和政府放心、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工程。三是加强工程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援建资金相关管理规定,实行建设过程的跟踪审计制度。按照招标投标、政府采购、财务管理等方面的规定,加强资金拨付的审核,坚决防止挤占、挪用、贪污造成资金流失,以及失职渎职等造成重大浪费现象,确保各项资金使用合规合法、安全高效,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效益。
三、援疆审计协调上要有深度。援疆审计工作存在着特殊性,一定程度上给审计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困难。首先是地理上的跨越,新疆很多地区处于高海拔地区,地理位置的差异就带来了气候的差异,因此给审计人员带了诸多的不适。二是语言上的跨越。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许多少数民族干部汉语表述不一定非常流畅,审计人员在工作中,要学会倾听,不能有急躁情绪和厌倦感。三是工作风格的跨越。虽然同为国家审计机关,但是审计的方法、重点、问题的处理等都有差异。要克服这些跨越最根本的是要协调好各种工作中矛盾,学会处理好各种关系:即处理好与援建前方工作组的关系;处理好与当地政府职能部门,如财政、建设、人社、卫生等部门的关系;处理好与当地少数民族的关系。尤其是后者,当地群众对援疆工作抱有较高期待,而项目安排、资金拨付等实际情况可能与之存在差距,他们对于审计工作的开展会提出各种意见和建议,因此审计过程中要实事求是汇总群众意见,进行科学论证,并以通过《援疆审计要情》、《援疆审计建议》等形式上报相关部门。通过一系列有效的工作,积极发挥审计的作用,服务新疆地区的发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