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审计动态 >> 审计文化 >> 内容
 
开展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几点思考
发布日期:2013-11-15    来源:常州市审计局  浏览次数:  字号:〖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取得明显成效,但生态环境总体恶化的趋势没有根本扭转,资源消耗偏高,环境压力加大,对经济社会发展形成一定制约。因此,必须通过加强生态文明环境保护的审计力度,全面推进资源环境审计,提升资源环境审计水平,提高资源环境审计效率,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制度,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审计工作;生态文明。

  目前,由于人们对于经济效益的热衷和对金钱的崇拜,世界范围内自然生态平衡逐渐被打破。在我国,各地以破坏环境来换取表面上的经济增长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我国的环境形势不容乐观。随着近些年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开始提倡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和生态文明建设。而国家审计作为企业经济行为的主要监督者,理应将环境、资源纳入到审计的范围,从而促进我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胡锦涛在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系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我党首次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一道作为现代化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阐述和部署。刘家义审计长在全国审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明确提出:“审计工作要促进资源环境的保护和利用,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推动完善国家治理”。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党和国家事业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要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可以预见,今后一个时期,我国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调整、科技进步与创新等方面投入的财政资金会更越来越多,政策措施也会越来越多,需要及时跟进国家审计,加大监督和保障力度,及时揭示和反映涉及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的问题,促进社会生态文明建设。

  早在2000年,国务院就出台了《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明确提出要建立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审计制度,确保投入与产出的合理性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上,国家审计已成为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我们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在强力推进资源环保审计上下功夫,找准资源环保审计工作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结合点,继续深化和增强资源环保审计能力,担当起生态文明建设赋予审计机关的历史使命和责任。为此,要充分认清国家审计在生态文明审计中的重要意义:

  一是提高生态建设质量的客观要求。由于长期以来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各地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资源环境也遭到了破坏,承受着传统发展模式给资源环境带来的巨大压力。因此,环保、审计及财政等政府职能部门必须采取有效的措施,加强节能降耗和保护环境,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缓解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压力,实现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保护并重发展。

  二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通过审计部门发挥的独立性的经济监督作用,在实现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上起到了重要作用。国家审计机关通过对资源环境项目和资金的审计及跟踪调查,注重从体制上、制度上综合分析,进一步规范了项目资金的管理,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益,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发挥了建设性作用。

  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国家审计对生态文明建设审计的内容可以概括为: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制度审计、评价及鉴证和环境保护资金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审计两个大的方面。(如果没有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制度执行情况的审计、评价及鉴证,只能说仅仅是对政府所属部门、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或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不能称其为环境审计)。

  笔者认为,今后开展资源环境审计,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应着力做好以下几点:

  (一)积极实践,加强领导,全面推进资源环境审计。成立环境审计协调领导机构;制定资源环境审计年度工作计划;抓好工作落实;开展试点探索经验。

  (二)积极探索,突出重点,不断拓展和深化资源环境审计。科学发展多是先在薄弱环节实现突破,而后豁然开朗。拓展、深化是一个由易到难、有简到繁、由表及里的过程。拓展的是领域,深化的是内容,以此达到提升。因此,开展资源环境审计可以先从资金入手,检查其合规合法性。并以此为依托,检查资源环保政策法规的贯彻执行和规划的实施情况,分析政府机构履责绩效,促进落实和完善相关政策制度,规范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行为;检查资源环保资金的征收、分配、使用和管理情况,揭露存在的偷漏拖欠、挤占挪用、损失浪费等问题,分析评价资源环保资金使用绩效,促进规范资金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检查资源环境相关项目的建设和运营效果,揭示和查处资源开发利用管理和环境保护工作中的浪费资源、破坏环境、资产流失等问题,促进资源环境管理,维护国家资源环境安全。按照“统筹规划、全面审计、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的要求,重点对土地、矿产、森林、水等重要资源的开发利用管理和保护治理情况,对水、大气、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情况,对生态建设工程和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保护情况等开展审计。要逐步扩大资源环境审计领域,将审计范围从土地资源和水环境审计扩展到如森林资源、矿产资源、大气污染防治、生态环境建设、土壤污染防治、固体废物和生物多样性等领域的审计。

  (三)创新方式方法,提升资源环境审计水平。开展合作审计或联合审计;开展跟踪审计;积极聘请环境保护等专业的外部专家;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与方法。

  (四)整合审计资源,提高资源环境审计效率。资源环境审计还涉及财政、投资、金融、企业、外资等专业审计各个方面,如:财政审计要关注各级政府制定、执行资源环保政策制度和筹集、分配、管理和使用资源环保财政资金的情况。投资审计要关注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在规划布局、立项审批、设计施工、生产运营等环节是否严格执行国家环保产业政策,以及对资源环境的影响及其防治措施的合法性、效益性。对企业审计要关注企业执行国家资源环保政策法规情况和环境保护资金投入与使用效果,以及其污染防治设施建设与运行效果。外资审计要关注国外贷援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国外贷援款环境项目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绩效。经济责任审计要关注领导人履行资源管理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重点是完成节能减排目标、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保护责任目标的情况。因此,要针对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特点,合理整合审计资源,将各专业审计和资源环境审计有机结合起来,通过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协调机构,统筹安排和组织实施资源环境审计项目,协调内设审计机构之间的关系,加强审计信息的沟通与交流,整合环境审计资源,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和最大限度提高审计效率,积极构建资源环境审计整体工作格局。

  (五)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制度。建立和完善审计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规范;建立和完善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报告制度。

  (六)加强资源环境审计队伍建设。资源环境审计专业性强,而且起步较晚,审计人员知识结构以经济管理类为主,专业人才相对匮乏,现阶段为了更好地完成资源环境审计应从以下三个方面着手:一是积极开展资源环境知识培训力度,对现有人员知识结构进行优化。审计机关加大对资源环境审计人员的资源环境知识的培训,鼓励审计人员学习资源环境方面的知识,可以鼓励审计人员参加考资源环境方面的相关技术资格考试,并选派业务骨干到资源环保等主管部门或基层单位交流,以帮助审计人员不断更新知识、优化结构、提高素质。二是适当招收具有资源、环境专业(如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经济学、土地资源管理和矿业工程等)的人员充实审计队伍。三是合理利用外部专家。审计机关应当积极开展与资源环境主管部门、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的合作,聘请在资源环境领域具有丰富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的外部专家,通过其直接参加审计项目或召开专题研讨会等方式,指导、帮助资源环境审计工作,弥补审计人员专业技能上的不足,提高资源环境审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七)加强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审计机关要高度重视资源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工作,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行业主管部门合作,加强资源环境审计基础理论与实务的研究,以指导资源环境审计实践,推动资源环境审计事业的发展。一方面,通过对基础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为资源环境审计实践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另一方面,通过资源环境审计实践并对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和提炼,为基础理论研究提供支撑,逐步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资源环境审计理论体系。

  在今后工作中,国家审计机关要不断的积累资源环境的审计经验,坚持以促进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为目标,着力揭示资源环境领域里深层次的矛盾与问题,提出对策与建议,充分发挥审计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运行的“免疫系统”功能,依法审计、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为建设我国生态文明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2、刘家义《以党的十八大精神指导审计工作推动完善国家治理和促进小康社会建设》

  3、唐宏明《试述我国环境审计的目标、内容、方法和方式》

  4、江苏省沛县审计局《关于国家审计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完善国家治理的思考》

 
主办单位:常州市审计局
地址:龙城大道1280号1号楼B座12楼    网站地图
电话:0519-85682658    技术支持电话:0519-85685023(工作日9:00-17:00)
网站支持IPV6 推荐使用1024*768或以上分辨率,并使用IE9.0或以上版本浏览器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483号  网站标识码:3204000054  苏ICP备0500361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