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常州市审计局在刚刚结束的农业专项资金延伸审计调查项目中,创新审计手段和方法,把对农业专项资金流中涉及的主管部门、项目单位和关联公司三类实体的审计划分为三个阶段,明确了运用“三段式”方法,分阶段集中突破。通过此方法,发现了项目申报存在验收流于形式、指标数据不实、专项资金管理存在漏洞等五大类问题,并形成案件线索,及时上报常州市纪委,得到了市纪委的充分肯定,为纪委和检察院查办常州市某领导干部经济案件奠定了基础。
第一阶段:抓龙头,查清查透相关主管部门。重点审计年度农业项目招标指南是否符合国家和地方政府农业产业发展政策;信息是否公开透明;项目立项审批程序是否规范、监管是否到位、竣工验收是否及时等。发现的主要问题包括:一是立项审批手续不规范。不能完整提供项目立项审批时的专家评审及相关会议纪要等文件,存在未经正常程序确定项目的现象;二是项目资料归档不齐全;三是项目验收走过场。未严格按照项目合同书内容要求进行验收。四是企业申报材料和实际项目合同书内容不一致。
第二阶段:挖线索,审实审细项目实施主体。审计人员把对项目实施主体的审计作为核心内容,挖掘隐藏在账册背后的违规违纪问题,从外围寻找蛛丝马迹。重点审计了申报资料的真实性及合规性;财务核算及时性和规范性,票据使用合规合法性等事项。审计发现了存在虚假项目、同一项目重复申报和拆分申报、项目未开展实施或者未按照合同要求完全实施、财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审计组将发现的证据材料汇总整理及时向常州市纪委做了详细汇报。市纪委表示,审计局发现的证据对经济案件的定性和处理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审计证据无懈可击。
第三阶段:揪细节,核清核准企业关联单位。关联方是农业专项资金流向的最后一个环节,延伸审计关联方可以进一步确认项目实施单位往来业务的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组主要从复核中介审计报告、调查项目施工单位、延伸物资供货公司和走访往来关联企业四个方面开展了对关联方的审计。发现了中介报告中数据与财务账上反映的不一致,工程造价审计报告大多以施工合同协议数为依据,不真实;农村销售大多采用现金交易,收据入账现象普遍及供货公司实际为项目单位子公司等问题。针对审计发现的问题,提出了整改意见,规范农业专项资金的过程管理和项目申报流程控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周国平、郭江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