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常州市审计局紧扣新形势新要求,积极落实审计署、省审计厅关于规范投资审计的意见,转变传统的全过程跟踪的做法和观念,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扩展了跟踪审计的深度和广度,有效发挥了审计监督职能。
一是转变跟踪的路径,侧重监督管理。由原先的全过程跟踪审计,逐渐转变为定点与定期审计。过去的全过程跟踪注重造价结算审计,而定点与定期更加重视政策执行、程序的规范、财务收支、投资效益、资源节约利用和环境保护等事项。近一年来,新立项的政府投资审计项目都采用定点与定期相结合的审计方式,突出重点,节约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审计人员从过去参加建设方工程例会中解脱出来,集中精力做好监督员的工作,注重揭示和完善工程建设领域的管理漏洞和制度建设。
二是落实集体讨论制度,填补风险漏洞。制定并执行《常州市审计局政府投资建设项目审计重大事项集体审议办法》《常州市审计局建设工程(跟踪)审计行政指导办法(试行)》《常州市审计局对中介机构参与市轨道交通项目审计质量控制和考核的办法(试行)》等管理制度,明确了需要审计组集体讨论、需要分管领导决策以及需要局长办公会或局党组会研究、决策的不同事项,有效控制了自由裁量权,规范业务操作行为。
三是注重审计结果的反映,促进成果运用。近年来,跟踪审计将审计报告中发现的新问题及应引起注意的事项,整理成审情直报提交市政府。由于审计结果的转化较好,先后收到了市领导的近20次批示,促进被审计单位多项制度的建立,投资审计的多个项目在全市评比中获得优秀审计项目。
四是多方面创新理念,加大审计监督的深度。一方面在所有新项目中实现了信息化管理,特别是轨道交通1号线一期工程、2号线一期工程应用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管理系统后,建立了常州市轨道交通领域审计大数据库。从建设程序、征收补偿、招投标、合同、财务等方面可以实现协同工作以及远程审计,提升跟踪审计能力。另一方面,加强了政府投资项目审计与经济责任审计的结合,近年来,投资审计人员多次参与其他处室的经济责任审计项目,改变了原先单一作战的思路,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多了重要的一项内容,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黄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