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愿相会于中华腾飞世界时”。青年时代的周恩来曾有过这样深情的寄语和美好的愿景。如今,我们怀念他、纪念他、学习他,是因为他身上所展现出来的精神、品德和风范,是历史的,也是时代的,是我们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最好印证。
我对周恩来总理的认识,更多的来自学生时代课本教材中的统一刻画、以及参差不齐的影视作品中的片面叙述。虽轮廓清晰、形象伟岸,但缺少细节、无法入心。于是,我选择了一本由英国知名学者迪克·威尔逊所著的《周恩来传》,尽管书中有一些细节和事实有所出入,但通过一位老外的笔触,仍然给我们如何更全面地认识那个年代、如何更客观地认识周恩来总理,提供了不一样的视角和文本。
民族之情怀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少年周恩来便与众不同,他学习不为解决温饱、不为光耀门楣,而是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强大。黑暗的军阀统治促使学生时期的他早早树立了要改造旧社会、为实现国家独立民主而奋斗的朴素理想,他开始学习西方政治科学,接触共产主义等新思想,在学生刊物撰文号召民众振兴中华,公开发表演说抗议军阀政府。青年时期的周恩来曾东渡日本、留学法国,思想受到了启蒙,眼界格局进一步开拓,正是在这一时期他接触了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信奉马克思主义,并将这些新思想用来挽救中国、改造中国。在内心爱国情感和共产主义信仰的驱使下,他一步一步走上革命道路,从“五四运动”到“南昌起义”,从“遵义会议”到“西安事变”,最终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在一次又一次的武装起义和革命斗争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挽救了中华民族的危亡。成为开国总理后,周恩来仍未停止为国家为民族操劳,他开始致力于促进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在国际事务中扮演负责任的角色。已是50多岁的他保持着夜间工作的习惯,常常每天工作20个小时,他宁愿将所有时间花费在具有建设性的事务中,从来无心参与政治权力斗争。虽然终其一生,他未能实现自己的诺言,但正是在挫折面前的坚守,成了中国共产党的改革得以继续并最终取得胜利的重要动力。
平等之视角
幼年时的周恩来没有在父母身边长大,颠沛不安的童年经历使得他很早就认识到了生存的不易,也因此对普通百姓的生活始终保持着关注和同情。在经历了早期学生运动并多次被捕入狱后,残酷的现实让他深刻体会到:今后的救国道路,必须依靠劳动阶级,采取共同行动,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改造旧中国。因此,在后来的革命生涯和执政时期,他始终坚持以真诚的态度、平等的视角和民主的方式在对待周围的普通人。例如在红军长征途中,他曾经因警卫员没有付钱从农民家中拿了一点玉米粉和10个鸡蛋,便拒绝不肯吃饭,要求把东西送回去。成为总理后,他仍然保持朴素节俭的生活,关心普通百姓,保障平等权利。他曾支持一名因查问高级领导成员的通行证而遭受暴打的士兵,他曾握住站岗敬礼的士兵们的手说“我们是在一起的同志,不要向我敬礼”,他也曾竭力阻止任何努力来修复他的故居,提出了不要让人参观、不要让在哪里居住的人搬迁、不到不得已的情况不要修缮的三项要求。他在公共生活和事务中所践行的平等民主,在当时的社会何其可贵,打破了旧社会高人一等的政体模式和阶级桎梏,为新中国的民主化道路点亮了一盏明灯。
开放之精神
早年在学风自由的南开中学就读、随后又前往海外留学生活的经历,加上个人开明的风格,使得周恩来总理对国际社会始终保持高度关注,对世界历史和各国文化了解得更广泛,出访过更多的国家并会见过更多的访问者。1960年,在周恩来总理对尼泊尔展开访问时,作者威尔逊见到了这个“令人感到惊讶的瘦小而又虚弱的身躯”,他在序言里描述了对周总理的印象:“他跟我谈了40分钟,却显得谦恭耐心”,“毫无傲气和任何架子”,“周体现了旧时中国那些文雅、礼貌和谦虚的品质”。周恩来总理以他的才华、智慧和风度在当时的国际舞台上获得了一致好评。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1955年的万隆会议等重要国际会议中,周恩来总理不仅依靠个人魅力征服了现场,更重要的是,他在外部世界展现了新中国的形象,代表中国声明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打破了中国的孤立状态,让世界听到了中国的声音,赢得了更多的国际支持。自此,中国成了世界舞台上不可或缺的一个重要角色,他的负责任、他的真诚,为世界和平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对他选择的生活道路,我们从内心感到欣慰;对他身后的中国,我们充满了希望”。合上这本书,看着封面上周恩来总理饱经沧桑而又会心一笑的侧脸,我在想,他的皱纹与白发何其醒目,但是展露出的内心却如此充盈坦荡;他的这一生何其艰难,却从未有一刻放弃对国家兴亡和民族振兴的追寻与探索。
周恩来总理的一生是短暂而辉煌的。人们永远不会忘记,1976年1月11日,百万群众冒着凛冽的寒风,自发聚集在长安街两侧,挥泪送别周总理的那一幕。他似乎什么也没有留下,但是,他拥有全中国。他念兹在兹的国家与人民,正是我们所有共产党员为之奋斗、为之献身的崇高理想和永恒初心!
(常州市审计局 高文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