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项目计划是年度审计工作的“纲”。深入落实研究型审计要求,加大审计立项的研究力度,增强审计计划的科学、合理性,对于审计机关切实提升审计工作质效,更好履行审计监督职责具有“纲举目张”的重要作用。笔者认为,选准选优年度审计项目,应重点把握六个方面。
注重政治性,提高政治站位。审计机关首先是政治机关,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增强审计的政治属性和政治功能,把党中央决策部署把握准、领会透、落实好,确保党的工作重点抓什么,审计就审什么,坚决做到如臂使指。在研究编制审计项目计划时,审计机关应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学习党的二十大、中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全国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紧扣“国之大者”“省之要事”,不断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审计事业的规律性认识,沿着“政治-政策-项目-资金”这条主线,研究谋划年度各类审计项目。项目选题要紧贴党委、政府关心关注的重点工作,使审计成果能够为党委、政府决策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对某项工作、某个领域的改革发展产生影响和推动作用,确保审计工作始终与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同频共振。
注重广泛性,坚持开门问策和调研论证。问计于民、集思广益是确保审计计划科学合理的重要基础。要坚持广开言路,丰富、拓展、畅通建言献策的渠道。可采取发函、实地走访、座谈交流、问卷调查等多种方式,向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下级审计机关、本单位各业务部门、社会公众等征集审计项目安排的意见建议。要深入调查研究,多形式多渠道深入基层审计机关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充分听取项目立项、组织方式、实施时间等方面的意见建议,或赴外省审计机关学习,交流探讨审计计划管理,特别是重点审计项目关注事项、组织实施、成果挖掘等方面经验做法。要加强决策论证,组织召开各层级负责人研讨会,对项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专题研究。探索建立审计项目立项研讨展讲机制,组织牵头业务部门对项目的立项背景、审计目标、审计重难点、预期成果等进行讲解,有助于审计组更好明晰审计思路、把握审计重点、提高现场审计实施效率。此外,可组织行业专家、特约审计员对拟安排项目的重要性、合理性和风险可控性等进行论证;探索开展审计后评估,推动后续审计立项选题和组织实施更加精准、质效持续提升。
注重系统性,进行综合考量和分析研判。审计项目计划编制工作涉及对象多、事项多、层级多、周期长,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坚持系统观念,把立项当课题研究,做好综合考量和分析研判。要综合考虑服务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落实上级审计机关要求、完成法定审计任务、服务干部管理监督、推进审计监督全覆盖要求等多方面需要,立足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政治意图、战略规划和实践要求进行价值判断、精准谋划审计项目。可按必审项目和专项审计两个类别深入开展研究。对法定任务、上级交办任务等必审项目,重点围绕提升审计质效研究如何聚焦审计重点、如何配置审计资源、如何创新方式方法。对专项审计,要加强对必要性和可行性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确定审计重点和组织方式。此外,还要对“十四五”规划提出的目标任务完成情况进行全面检视和梳理,做好年度审计项目计划与规划的有机衔接,合理安排项目实施时间。
注重整体性,强化审计工作一盘棋。统一组织安排项目是审计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整体谋划全域审计项目。每年聚焦重大政策、重点领域、重要项目和资金安排若干项目,立足全域统筹调配审计资源。对审计署统一组织项目,要优先安排、重点保障;对省以下统一组织项目,要统筹考虑审计目标、相关政策、审计对象、资金规模、审计重点、力量配置等多方面因素,在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调研论证的基础上审慎确定。要优化审计项目组织管理。计划编制过程中,审计机关要主动做好与上下级审计机关项目的统筹衔接、上下联动,根据工作需要和项目特点,可采取直接安排与自愿参与相结合的方式合理确定参审单位,综合运用项目实施单位“上审下”“交叉审”“同级审”等审计方式,完善“数据分析+现场核查”工作机制,实现上下贯通、同向发力、整体推进。要统筹整合各类审计任务。通盘考虑各类审计任务的匹配程度,以预算执行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为载体,将审人、审单位、审项目、审资金融合实施,防止重复审计,推动解决“面”上的问题,增强审计监督的宏观性。
注重实效性,充分预估并拓展审计成果。坚持从立项开始就树立目标导向和精品意识,在推动审计结果权威高效运用上聚焦发力。要突出重点,探索实施中期审计计划管理,加强对重大政策措施、重点项目和资金的跟踪梳理,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领域、重点单位、重点人员的深度审计,有计划、有步骤地拓展审计监督的广度和深度。要选择具有预期成果的审计项目,预判审计可能发现的问题、预计审计最终形成的审计结果、预估通过审计推动解决的问题,确保审计工作向预期目标迈进。要巩固拓展以前年度审计项目的成果,把审计查出问题整改情况作为各项审计的重要关注内容,必要时可立项开展专项审计,充分发挥“治已病、防未病”作用。
注重可行性,做到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安排年度审计项目任务要立足现实,既要注重以有力有效的审计监督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又要充分评估审计的职责范围、资源力量等现实条件。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依照法定职责和权限行使审计监督权,最大限度发挥审计专长和优势。要合理确定审计项目数量,做到项目安排与配备的人力资源相匹配,避免因审计资源不足而影响审计质量。要预留机动力量,更好完成上级审计机关和当地党委、政府交办任务。要深刻把握审计全覆盖的本质要求,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选准重点、深度审计,以重点监督带动全面监督,以高质量审计成果推动常态化、动态化震慑。(省厅综合处 薛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