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细数起来,我脱下军装转业来到审计接近20年,其中有13个年头是在办公室主任的岗位上度过的。
办公室主任是一个辛苦的岗位,“上管天文地理,下管鸡毛蒜皮”,工作千头万绪,纷繁复杂。当好办公室主任,应该是一门艺术。试想如果当时有人告诉我,要在办公室岗位一干十三年,我还真不敢答应。想当初,部队从事政治工作和行政工作。来到审计,我既缺乏财务知识,又没有办公室工作经验,是个标准门外汉;角色转换也确有些不大适应。这些年我坚持下来了,积极“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遍尝了个中酸甜苦辣,自感无愧于心。直至人称自己是“三朝元老”时,我也觉得老之将至。
有人问我,这些年有些什么收获,我想说,审计是我的骄傲,有审计相伴是一种幸福,与审计同行是一种荣耀。我见证了审计的成长和壮大,见证了常州审计的进步和发展。我可以骄傲地告诉大家,常州审计人以自己的智慧和努力拼搏,创造了辉煌的业绩。
最难忘的办会
曾几何时,有无上级部门来开现场会一度成为衡量一个地区或一个部门工作成果的重要标志之一。范围越大,规格越高,越是荣耀。我负责安排过三次高格调的会议,一次全国比价采购审计经验交流暨现场会,两次江苏省“企业真实性审计经验交流会”和“国家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经验交流暨现场交流会”,会议均为推广常州的创新成果,既有经验介绍,又有实地观摩。领导要求会议要保证万无一失,既能将常州审计的经验推广出去,又要把常州审计的形象展示出来。事实上,结果3次会议均成功地将创新成果推向全国。作为唯独一家省辖市的审计机关应邀参加审计署召开的企业真实性审计理论研讨会;建设项目跟踪审计创新得到了审计署领导的批示,两本专著的出版标志着理论体系的形成,吸引了全国各地审计机关纷纷前来参观学习;34个国家的留学生考察团还专程来常州研究交流跟踪审计模式;建设项目跟踪审计专题讲座先后4次登上审计署培训中心的讲台。
最具创意的改革
1996年,局先后进行了住房分配和医疗报销两项改革,创新实践均走在了全国前列。一是分房制度改革,从1996年开始取消实物配置,改革为货币化分房,比国家推进住房制度改革提前了好几年,既解决了单位分房因地段、面积、楼层不均的问题,而且刺激了审计干部提前买房。现在不少审计干部说起来,还带着一份感谢,享受到这一政策的利好。二是医疗改革。每个人都有基本保障金额,设立基本帐户,实行节约归己,超支自负,大大节约了医药费的开支。
最成功的自主培训
计算机审计领域的开拓进取,常州审计人以抢占人才高地的远见,2006年首次创新计算机审计中级人才本土培训模式,花费最小的代价达到甚至超过大学培训班的效果,先后自主培训出22名计算机中级审计人才,为开展计算机审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2012年又自主培训出26名国际信息系统注册审计师,在全省及至全国审计机关屈指可数。
最先接受的审计
2001年,江苏省审计厅派出审计组,对常州市审计局原局长进行离任审计,这是全省较早接受审计的审计局长,在当时意义不凡。这既是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更是对审计绩效的考核和评价。作为办公室主任,与领导一起对本届工作进行总结回顾,收集整理资料,积极配合审计组的工作,接受组织和群众的评判。此后,类似的审计又进行过两次,拿到最终的审计报告,我觉得其中的份量是沉甸甸的,这难道仅仅关乎审计局长本人吗?!
最难忘的两次接待
曾接待过无数次大大小小的领导和客人,但有两次接待令人难忘。1999年李金华审计长来常视察不满24小时,深入基层,轻车简从,不顾劳顿,我亲耳聆听了他的政府满意我满意的谈话,此后曾撰文“一张没有留下的合影”作为纪念。2010年令狐安副审计长深入基层,坚持“三个不”,即不要迎来送往,不要招待,不要领导陪同。若干年以前,令狐副审计长就用廉政规定严格要求自己,坚持从自身做起,契合了今天中央的廉政要求,体现了一种品格和风范,令人敬佩。
最难忘的生死战友
这些年审计承担了大量紧张而繁重的任务,审计同仁中有的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有的严重透支,有的带着病痛作业。常文平同志曾荣立二等功,被评为审计系统先进个人。就是这么一位优秀的审计骨干,患了一种叫运动神经元功能性障碍的疾病,被病魔剥夺生命时年仅38岁。他走了,撇下了老人和妻儿。看着白发人送发人、中年丧夫,少年丧父的不幸,让人心酸不安。其妻至今尚未改嫁,看护着孩子长大成人。由此提醒战友们必须张弛有度,珍惜身体,保护好革命的本钱。
岗位丰富了人生阅历,积累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岗位对一个人来说是短暂的,但审计人的追求是永无止境的。不久前在局组织转复军人座谈会上,我说,虽然退居二线,但我仍将继续关注你们,为你们鼓与呼,为审计加油!
|